痛風的臨床癥狀表現
時間:2015-02-04來源:求醫網
本病以關節炎、痛風石及腎臟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癥狀,其起病急、疼痛劇烈,多于夜間發作,關節周圍有紅腫熱痛的表現。半數以上患者**關節為拇趾、跖趾、踝、膝、指、腕、肘關節亦為好發部位,急性發作數天至數周可自行緩解。飲酒、濕冷、疲勞、外傷手術及感染都是誘發因素。急性炎癥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僵直、畸形。
痛風石為尿酸鹽的沉積,它可沉積于任何部位,如皮下、耳輪、指間、掌指關節附近。歷時較久的痛風病人,約1/3有腎臟損害,主要表現為蛋白尿及尿濃縮功能減退,并由慢性氮質血癥:發展到尿毒癥癥侯群。原發性痛風20%—25%并發尿酸性尿路結石,有的甚至是痛風**癥狀。
痛風按臨床三期分為:
1、急性發作期的痛風病癥狀:發作時間通常是下半夜。該階段的痛風癥狀表現為腳踝關節或腳指,手臂、手指關節處疼痛、腫脹、發紅,伴有劇烈疼痛。使用顯微鏡觀察,會發現患處組織內有松針狀尿酸鹽沉淀。就是尿酸鹽沉淀引起的劇烈疼痛。請注意,發病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經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時最高值低。
2、間歇期的痛風病癥狀:該階段的痛風癥狀主要表現是血尿酸濃度偏高。所謂的間歇期是指痛風兩次發病的間隔期,一般為幾個月至一年。如果沒有采用降尿酸的方法,發作會頻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長。
3、慢性期的痛風病癥狀:該階段的痛風癥狀主要表現是存在痛風石,慢性關節炎、尿酸結石和痛風性腎炎及并發癥。此時痛風頻繁發作,身體部位開始出現痛風石,隨著時間的延長痛風石逐步變大。
查看更多關于痛風的臨床癥狀表現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