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系東南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揚州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 [ 詳細 ]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514-87907255
- 【網址】www.yangzhouyiyuan.com
- 【地址】揚州市泰州路45號(東區),揚州市邗江中路368號(西區)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中醫專家常吃的長壽養生品
時間:2013-02-19 15:08來源:求醫網
中醫專家都吃什么長壽養生品?他們有沒有什么特別的養生法?他們的養生態度和普通人有何不同?不同專業領域的中醫專家為大家現身說法。
不忘脾胃是首要
張艷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副主任
長壽養生品—按喜好程度排名:大棗、山藥、薏苡仁、當歸、百合、姜、蒜,還有紅色食物。
飲食決定體質,體質決定健康,要想健康養生,首先要不忘脾胃。
有益脾胃的食物,首推紅棗、山藥和薏苡仁,堪稱“脾胃三寶”。大棗有補益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大棗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患者良好的健康飲食佳品。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服用大棗。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是脾胃虛弱者的良方。薏苡仁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作用而且特別容易消化吸收,是很好的食療食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經常吃山藥、大棗、薏苡仁,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如果將其一起煮粥,不僅可以預防胃炎、胃潰瘍的復發,還可以減少患流感等傳染病的概率,因此非常適合脾胃虛弱之人食用。
“混帶、輪換”才平衡
沈丕安 中醫醫院主任醫生、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長壽養生品—茶葉、山藥、蓮子、百合、紅棗、枸杞子、菊花、芝麻。
中醫將藥性、食性分為寒、熱、溫、涼、平五大類,溫性熱性的食物可以溫陽,怕冷的人可以多食;寒性、涼性的食物可以清火,怕熱的人可以多食;平性的食物,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實際生活中,我們是幾類食物混著吃的。混著吃,寒、熱、溫、涼才能互相平衡;混著吃,才能包羅六大類營養素。除了混吃,還需要輪換著吃。不偏食,才能營養多樣化,不會造成體內營養失衡,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
除 了糧食和水之外,是不是還有經常服用的食療?回答是有,但只有少數。首先,它必須是食物,含主要營養素成分;其次它可當藥物,含較少藥物成分,但必須無毒無害。再者,它不但適合正常人長期食用,而且慢性病患者也不需要忌口或者禁忌比較少。這些食藥包括茶葉、山藥、蓮子、百合、紅棗、枸杞、菊花、芝麻等。
辯證施膳是前提
高學敏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國家藥典委員會中醫臨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長壽養生品—枸杞子、山藥、大棗、綠茶。
中醫學認為辯證是治療疾病的前提,即使是藥膳這樣的輔助治療,也必須符合中醫辯證論治的規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人體質虛弱,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不同。氣虛體質的人常見氣短聲低、少氣懶言、精神疲憊、體倦乏力,或有頭暈、自汗癥狀,可在烹制食物中適當選擇加入人參、黨參、黃芪、白術、白扁豆、山藥、西洋參、太子參等補氣藥,以增強不起強身的效果。
血虛體質的人,則主要表現為面色淡白或萎黃,眼、瞼、口唇、指甲的顏色淡白,有頭暈、眼花、兩目干澀、心悸多夢、健忘、神疲乏力等癥狀,婦女可見月經量少、色淡、延期甚至閉經。這些人就是適合食用當歸、熟地、阿膠、白芍、何首烏、桂圓、桑葚、黑芝麻、大棗等具有養血補血作用的中藥。
總之,食用藥膳的目的在于調整人體氣血陰陽的平衡,預防疾病,輔助治療以保持身體健康。在藥膳的選擇上,一方面了解到材料的寒熱溫涼之性,另一方面也要認清自己的體質類型,以及所患疾病屬于什么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