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759-2387612
- 【網址】www.gdmch.com
- 【地址】廣東省湛江市霞山人民大道南57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神經內科介入技術再上新臺階——神經內科成功實施一例(超早期外)顱內椎動脈閉塞開通術
時間:2012-10-23 18:34來源:求醫網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即腦梗塞)在超早期(發病6小時以內)最重要的治療是血流再通,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靜脈溶栓或動脈介入手術,但超早期以外患者主要是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針對顱內大血管閉塞能否在超早期外行血管再通手術尚處于探索階段,但如果錯過時機,大部分患者的血管無法獲得再通,病情會反復甚至惡化。椎-基底動脈閉塞常常會帶來嚴重的神經功能損害,部分患者甚至成為植物狀態或閉鎖狀態,預后相當差。近期,神經內科鐘望濤副主任帶領的介入團隊成功為一例雙側椎動脈閉塞患者實施了我院首例超早期外的閉塞血管開通術,術后造影基底動脈血流通暢,病情穩定并肢體功能康復出院。目前我院神經內科介入團隊已成功開展神經介入手術160多臺,其中腦血管支架40多個,動脈溶栓手術30多臺,標志著我院神經內科介入技術日趨成熟,尤其是在顱內外血管支架成形術與超早期動脈溶栓或機械取栓術,這一技術已為廣大地區腦血管病患者帶來福音。
附:病例資料:患者男性,72歲,因突發頭暈5天,左肢無力3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壓”多年。入院診斷為: 1、腦梗塞(椎基底動脈系統)2、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組)。入院后查MRI示:雙側腦橋與中腦(右側為主)、左側小腦半球多發急性腦梗塞。入院后第二天患者仍有反復左肢無力伴嗜睡狀。病程第6天行DSA示:右側椎動脈纖細,僅發出右側小腦后下動脈分支,左側椎動脈V4段以遠不顯影,基底動脈不顯影,左側頸動脈造影示基底動脈上段與雙側大腦后動脈延遲顯影(逆流),但后交通動脈基本不顯影。考慮到患者椎基底動脈系統低血流灌注嚴重,左側后交通動脈代償血流不能保證患者腦干的長期血供,征得患者家屬知情同意后試行閉塞開通術,微導絲小心探查下通過左側閉塞椎動脈V4段,再采取Soliataire支架機械拉栓后左側椎動脈V4段顯影,但有重度狹窄,再予植入APOLO球擴支架成形,術后基底動脈血流恢復良好,患者肢體肌力恢復至4級,病情穩定并已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