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簡稱中心)是2003年9月由武漢市兒童醫院和武漢市婦幼保健院通過資源整合組建而成。武漢市兒童醫院和武漢市婦幼保...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武漢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 > 醫院資訊 > 腦癱兒童可以更聰明
腦癱兒童可以更聰明
時間:2012-10-25 20:26來源:求醫網
腦性癱瘓是出生前嬰幼兒發育期中各種原因,損傷了小兒大腦中樞而致的非進行性以運動功能障礙及姿勢異常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癥狀在嬰兒期出現。除運動能力受限和運動姿勢異常外,有的可能伴有智力低下,癲癇、感覺障礙、性格及行為異常等現象。腦癱雖是一種中樞性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但現代醫學已經證明早期治療是可以減輕殘疾的程度,部分輕型的腦癱孩子經過早期綜合的康復治療,是可以象正常孩子一樣上學,步入社會,生活也是可以完全自理的。
一聽到腦癱,大家都會聯想到“腦子有問題”這句話,碰到腦癱患兒,也順理成章地將其視為智力有問題的孩子。然而這是對腦癱的誤解。腦癱是運動障礙疾病,與智力水平并無直接關聯,腦癱患兒不一定智力低下,有不少腦癱孩子的智力與正常孩子是一樣的,特別是偏癱型和輕的雙癱型腦癱的孩子智力更是如此。但腦癱是人的大腦中樞在發育早期受損,又由于受損部位的不同,所以腦癱的臨床表現千差萬別,分型繁雜,腦癱合并智力受損的原因分兩種:一類是先天性智力低下;另一類,則是后天環境影響所致。導致的但與正常孩子相比,由于腦癱患兒運動障礙,比如不同階段抬頭、翻身、坐、走、站有困難,手不靈活以及說話不清楚等原因,影響了孩子與社會的交往和活動空間,環境的限制和自身的居多因素可能會導致智力發育遲緩。有些腦癱孩子會合并一些疾病,比如斜視、弱視、聽力障礙、癲癇,以及行為異常、孤獨癥、多動癥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智力言語的發育。
曾在兒童醫院治療了8個月的小剛,是一個痙攣型雙癱(痙攣型雙癱即臨床表現是下肢的運動障礙重于上肢)的腦癱兒童,現在嘉魚的一個小學上三年級,他的學習成績保持在班級前十名。一個2歲多的偏癱腦癱兒童,他的母親是一位教師,當某一天早晨他指著“禁止吸煙”標識,用稚嫩的聲音對上班的醫生說:“我知道你的姓怎么寫,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就是禁的上邊”時,讓兒童醫院的這個醫師一天都是好心情。所以輕型的腦癱兒童只要訓練和教育得當是完全可以像正常小孩一樣生活的。
通過及時、系統、規范的治療,腦癱孩子的情況會有很大的改善。這就需要家長能及時發現孩子有腦癱癥狀,當孩子出生后有以下表現要及早就診:
◆生后很難帶,小兒經常不停地持續地哭鬧、煩吵,入睡困難,
◆吞咽協調能力差、哺乳困難、哺乳無力或易吐
◆易驚、改變體位時很敏感、嗜睡、甚至痙攣發作
◆身體發軟或發硬持續到4個月以上
◆經常半張著嘴,嘴吐泡沫,舌頭不停地伸出運動
◆穿衣時肢體很僵硬,上肢難以入袖口,換尿布時大腿不容易分開,洗手時發現嬰兒緊握拳,不易掰開
◆自發運動減少,
◆反應遲鈍,不笑
◆手握拳,拇指藏于掌心(4個月以后)
◆抱舉時足尖朝下,象跳芭蕾舞樣足
◆4—5個月還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甚至不會抓、握,也不會把手放到嘴邊;1歲時小兒常用一只手去拿東西,運動時不對稱,智力落后于同齡正常兒童時,要引起注意。
早產、小于胎齡兒、先天性感染、母親糖尿病等都是腦損傷的高危因素,因此預防腦癱,母親孕期的健康狀況就十分重要。
預防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提倡孕前體檢。做好計劃妊娠:胎兒必須從母體獲取氧氣和營養物質,若母體患有嚴重的貧血、心腎疾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急性傳染病,肺結核、重癥肺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甚至濫用藥物和**都可以引起胎兒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因此首先要做好計劃妊娠工作,打算懷孕的婦女必須做好孕前檢查,若有上述疾病應先治療或加以控制,待身心狀態健康后計劃妊娠。
2、重視孕期保健。做好產前檢查,預防妊娠期感染,定期認真做好產前檢查及對血壓、體重、宮底高度、胎心、胎動等檢測,了解母體及胎兒的安危情況,并對高危孕婦重點監護,必要時住院監護,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干預,如給孕婦吸氧,尋找較好的時間及較好的分娩方式終止妊娠等。
3、實行科學的接生方法,防止新生兒窒息。使用科學的接生方法,規范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嚴密觀察產程,對母親及嬰兒進行正確的產科處理,一旦有危險作好各種搶救、復蘇準備,如迅速清理呼吸道,及時合理的進行氧療及藥物治療等。
4、及時發現和治療新生兒疾病。新生兒出生后的某些疾病如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糞吸入綜合征、肺透明膜病、肺炎、心衰、休克等均可引起嬰兒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如發現有呻吟,口吐白沫,面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很快或極慢以及節律不規則,呼吸暫停,四肢厥冷等情況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對于腦癱康復,有人說“孩子恢復的程度70%取決于腦損傷的情況,30%取決于康復方法”,但現在康復醫學水平的提高,和家長重視早期干預,療效明顯提高。除了在醫療機構進行訓練外,家長可以在家里積極地幫孩子進行訓練:
1、頭部控制的訓練:嬰幼兒發育期學會抬頭是學會其它活動的主要前提。訓練時可扶住患兒頭部兩側,使頭部能穩定地保持在直立的正中位。在坐位的大部分時間,頭部習慣于保持正確的姿勢時,可使患兒軀干前傾,兩側傾斜,讓他學會頭部的控制,保持頭部穩定。
2、上肢和手的功能訓練:較好在一個穩定的姿勢下進行,著重是糾正小兒腦癱患兒上肢的痙攣模式。可一手抓住患兒肘的外側,一手握住患兒的手,將他的手臂上舉和外展。使肩外旋和肘伸直,掌心向上。鼓勵患兒將他的雙手拿到胸前,玩耍手指,抓握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玩具。
3、下肢鍛煉:a.赤足向前行走,或踏著地上兩條平行線行走;b.下蹲運動、跳躍運動、單腿站立運動、膝關節伸屈運動、足背伸運動;c.流口水者鍛煉吞咽運動每天百次,語言障礙者從最簡單的語句開始鍛煉說話,特別注意在音樂的配合下練習高聲唱歌,學習鍛煉唱歌確能改善語言和智力。
4、進食訓練:應鼓勵孩子獨立進食,這對改善患兒手的靈巧性和上肢的運動能力十分有益。
5、穿脫衣物訓練:家長要用語言來引導,因為小兒腦癱患兒的信息反饋慢,大量時間證明,哪位家長一邊訓練,一邊用語言來刺激效果就很明顯,同時語言、智力都能提高。
6、平衡和協調運動訓練:平衡能力和協調性是運動穩定的前提。可利用平衡板、球、滾筒等器具進行訓練。通過訓練可促使患兒及時調整姿態,提高反應能力和控制頭,頸,軀干和平衡和協調運動的能力。
武漢市兒童醫院康復科是治療兒童腦癱的專業機構,是湖北省和武漢市殘疾兒童康復基地,開展了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語言療法、中醫按摩、物理治療等一系列全方位的康復治療手段。根據腦癱小兒的障礙情況制定了個體化治療方案,采取一對一的訓練形式,創造出一整套現代康復技術和傳統醫學康復相結合的治療體系,形成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干預,綜合治療的康復格局,有效地改善腦癱兒童運動功能,遏制其姿勢異常,促進了智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