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 醫院資訊 > 胰腺癌應該如何治療?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756-2528888
- 【網址】www.zsufivehos.com
- 【地址】珠海市香洲區梅華東路52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上午
心內科/韓君勇 心內科/張書亞
心內科/林岫芳 泌尿外科/李懷富
心內科/張群英 心內科/譚劼
內分泌科/謝丹紅 腫瘤科/程志斌
兒科/周傳新 耳鼻喉科/樊韻平
婦產科/王桂榮 婦產科/蘇兆娟
婦產科/孫紅軍 感染病科/夏瑾瑜
高壓氧/鐘 明 骨科/王希
骨科/趙慶 呼吸內科/黃瑾
呼吸內科/鄔偉明 康復科/張 溟
口腔科/李春陽 老年病科/王新新
美容外科/邵麗娜 泌尿外科/馮旭升
內分泌科/孫遼 腦外科/蔡贛橋
皮膚科/陸東慶 皮膚科/黃慧
普外科/張百萌 普外科/湯聰
普外科/曾慶安 普外科/侯冰宗
燒傷整形科/辛儉 神經內科/韓蓉蓉
神經內科/麥衛華 腎內科/李中和
腎內科/張樺 疼痛門診/李有臣
消化內科/郭惠學 消化內科/宋家武
消化內科/衛金歧 心理及性咨詢科/周紹輝
胸外科/丁連舉 胸外科/韓強
血液風濕科/侯麗君 眼科/顧敏
眼科/李勤 預防保健科/王艷秋
預防保健科/張蓬 中西醫結合科/師晶麗
中西醫結合科/屈麗波 中西醫結合科/蔡代仲
腫瘤科/彭培建
下午
心內科/彭健 心內科/張書亞
心內科/尚斌芳 泌尿外科/郭德榮
兒科/郭毅 耳鼻喉科/樊韻平
婦產科/王峰 婦產科/蘇兆娟
婦產科/孫紅軍 感染病科/周耀勇
高壓氧/鐘 明 骨科/王希
骨科/趙慶 骨科/王文章
呼吸內科/王小華 康復科/耿建紅
口腔科/李春陽 老年病科/梁玉娥
美容外科/邵麗娜 泌尿外科/苗永青
內分泌科/王艷秋 皮膚科/陸東慶
皮膚科/肖佐環 普外科/殷放
普外科/呂寶軍 燒傷整形科/辛儉
神經內科/韓蓉蓉 腎內科/崔彤霞
消化內科/衛金歧 心理及性咨詢科/周紹輝
胸外科/丁連舉 胸外科/韓強
眼科/顧敏 中西醫結合科/師晶麗
中西醫結合科/蔡代仲 腫瘤科/王思陽
腫瘤科/馬琳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胰腺癌應該如何治療?
時間:2012-10-25 18:45來源:求醫網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成人癌癥死亡的第四位,平均生存時間4 - 6個月,5年生存率少于1%。在診斷時,80%的胰腺癌病人因局部進展和轉移而無法手術治療。只有10--15%的患者可以將腫瘤完全切除,但即使這些患者5年生存率也僅有10%。在,胰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與大多數國家有所不同,它是成人癌癥死亡的第六位,整體累計5年的存活率為1--3%。胰腺癌這一難治性腫瘤一直困擾著腫瘤學家,目前根本的治療原則是:在早期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中晚期胰腺癌以多種手段綜合治療為主。
1. 早期胰腺癌的外科治療治療: 手術是惟一可能治療的方法。手術方式包括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擴大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全胰腺切除術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術后五年生存率也低。術后結合放化療可以提高五年生存率。
對梗阻性黃疸又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可選擇膽囊或膽管空腸吻合術,以減輕黃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也可在內鏡下放置支架,緩解梗阻。
2. 中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治療
(1)外科姑息手術:對于胰腺癌姑息治療是重要的。因為大約88%的病人由于腫瘤局部擴散和轉移而不能實施治療性手術,當原發腫瘤不能切除時,外科醫師必須決定采取何種姑息性措施來減輕膽道或十二指腸的梗阻。①膽囊空腸襻式吻合術; ②膽囊空腸Roux-en-Y吻合術; ③膽總管空腸吻合術;④胃腸、膽腸雙重吻合術。
(2)放射治療:胰腺癌是對放療敏感性較低的腫瘤。由于胰腺位置深在,周圍的胃腸、肝腎、脊髓等對放射線耐受性較低,不利于胰腺癌的放射治療。但近年來,隨著術中放療及在CT精確定位下制訂治療計劃和多野體外放療的開展,放射治療已成為胰腺癌治療中的主要手段之一。術后和不能手術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單純放療對患者的生存期無顯著影響。聯合放、化療則可有效地緩解癥狀,減輕疼痛,改善生存質量,并使生存期延長。近年來,有主張在術前進行放、化療,以控制腫瘤的轉移。
(3)化療:對不能手術切除的胰腺癌,或者為預防術后復發,均可進行化學治療。對胰腺癌的化學治療是期望著能降低術后癌復發與轉移的發生率。
①單藥化療:
吉西他濱(gemcitabine):為雙氟脫氧胞苷,在細胞內活化后,通過遏制核苷酸還原酶和摻入DNA鏈中阻止其繼續延長引起細胞凋亡。主要作用于S期細胞。劑量為mg/m2(體表面積),于30min內靜脈滴注,1次/周,連續7周,休息1周。初步結果顯示可使癥狀改善,生存期延長,值得進一步研究。
②聯合化療:胰腺癌對化療不敏感,單藥治療效果不佳。聯合化療可減少腫瘤的耐藥性,提高療效。但對延長生存期仍不理想。 吉西他濱+草酸鉑/吉西他濱+5-FU:是目前較常用的方案。白蛋白紫杉醇+S1也可以試用。
(3)局部消融治療:
①高強度聚焦超聲 :高強度聚焦超聲(High inte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利用超聲波可以穿透軟組織并可以聚焦的物理特性,將體外電聲換能器產生的多束超聲波,借助水介質耦合進入人體并聚焦于靶組織內,通過瞬態高溫效應(50℃以上)、空化效應、機械效應等機制,造成超聲聚焦損傷區域(ultrasonic focal damage region-UFDR)內的靶組織變性和/或壞死,達到無創“切除”腫瘤的目的。HIFU在腫瘤的綜合治療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療效,近來,HIFU在胰腺癌的治療中也顯示出了其獨特的優勢
②射頻消融:射頻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借助高頻交流電流和組織摩擦產生的熱造成瘤體組織凝固、變性,達到治療目的,已廣泛用于肝癌、肺癌等腫瘤的治療,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③微波消融術:微波消融術(Microwave ablation)是利用探頭將微波能量集中在一個區域,使組織細胞內的帶電粒子高速振蕩,產生熱量,致局部組織溫度達到65-100℃,從而起到殺滅腫瘤細胞的目的。目前已成功的應用于肝、腎、肺等腫瘤的治療,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對于治療胰腺腫瘤微波消融也正在應用。
3.對癥支持治療
胰腺癌晚期,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出現脂肪瀉者,可于餐中服用胰酶制劑以幫助消化。對頑固性腹痛,給予鎮痛藥,包括阿片類鎮痛劑;必要時用50%~75%乙醇行腹腔神經叢注射或交感神經切除術。
4 預后
胰腺癌是一高度惡性的腫瘤,預后極差,盡管在過去的50年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提高胰腺癌生存率方面并未取得較大進展。未接受治療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約4個月,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生存期約7個月,切除手術后病人一般能生存16個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報告,胰腺癌總體1年生存率為8%,5年生存率為3%,中位生存期僅2~3個月。我國外科的統計資料顯示,5年生存率僅為5%左右。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提高和改善胰腺癌預后的關鍵,有資料顯示早期徹底治療腫瘤,5年生存率可>20%。若腫瘤局限于胰頭部(≤2cm),施行胰腺全切除術或Whipple手術可有15%~20%的5年生存率。手術后應用放化療等輔助治療可提高生存率。對手術輔助化療并加用放療的患者,其2年生存率可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