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創建于1951年11 月,是浙江省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隸屬于湖州市衛生局。醫院現以腦病系列防治,心理障礙診治,腦血管意外、... [ 詳細 ]
談談糖尿病
時間:2013-02-25 13:55來源:求醫網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世界第一,據統計確診糖尿病患者有近1億,加上高危人群約有1.5億,但是很多人對糖尿病的認識很少,從而大大地增加了糖尿病對身體的危害。
三個月前,我在門診中接診了一個不能行走,大小便不能控制的老年女患者劉蘭(化名),62歲,有糖尿病史30余年。她人很瘦,牙齒掉了好多,不能進食,大小便無法控制,全身疼痛,即使輕輕地捏幾下皮膚,也會出現鉆心的疼痛,四肢發麻,站立不穩。初步診斷晚期糖尿病,應患者家屬要求,于是她被安排在我院老年內科住院治療。入院后,經詳細檢查,她的臨床診斷是:1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胃輕癱,神經源性膀胱尿潴留,慢性尿路感染,梗阻性腎病,腎功能不全,營養不良等,患者身體狀況極差。針對患者的病情,我們醫療組經過好幾次的討論,制訂了周密的治療方案。經過三個月的治療,患者身體狀況明顯好轉:體重增加了5公斤,能夠自己吃飯了,能夠控制小便了,全身疼痛基本上消失,能走路了,輔助檢查結果提示腎功能基本正常,血糖控制良好。上周,在丈夫的陪同下,劉蘭帶著微笑,帶著對醫院12分的滿意,帶著對新生活的無限向往出院了。
這是我行醫生涯中的一個小事件,也是我所碰到的晚期糖尿病的一個典型病例。每當看到那么多痛苦籠罩在一個病人的身上,我這個行醫者常常會內心感到不安,如果及早醫治,規范治療,也許就不會這樣了。糖尿病要早發現早治療,并且要規范治療,這點很重要。醫家孫思邈說過:“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當我們處在“下醫”之時,勿忘也要做個“中醫”,醫欲病之病,欲病施治,才能防微杜漸。
以下是我從醫多年對糖尿病的一些認識,供大家參考:
1.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多飲、多尿、多食、消瘦,但不是每個糖尿病患者都會表現如此,40歲以上,肥胖,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人可到醫院定期檢測血糖,這會提前發現糖尿病;2.“患上糖尿病,壽命減十年”這話不全對,如果保持良好心態,注意飲食,科學治療,也能跟正常人一樣長壽;3.早期糖尿病患者可能沒有陽性體征,然而時間一長,各種并發癥就可能相繼出現,重點檢查眼睛、血管、心臟、腎臟、神經等,如出現視物模糊、不明原因肢體發麻、皮膚反復感染不能治愈,一定要住院好好檢查治療;4.不要過分糾纏于空腹或餐后血糖,血糖控制講究的是24小時均勻控制,要規范治療,根據血糖水平和胰島素的分泌情況,由醫師開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千萬不可人云亦云,擅自停藥或改藥;5.不管是口服藥還是皮下注射胰島素,一定要定期監測血糖,這很重要,要防低血糖的出現,它會要命的;6.胰島素一經使用,放在室溫下(不超過30℃)存放4周,4周之后必須丟棄,切不可重新放回冰箱繼續使用;7.定時定量定餐,得了糖尿病,好比孫悟空扎了緊箍咒,不可放縱自己的飲食,但也不必太過計較,中醫歷來強調均衡飲食,葷素搭配,切不可因為糖尿病而影響了正常的食欲;8.除了血糖監測,每隔6至12個月要到醫院做個全身大檢查,這會發現很多你沒想到的健康問題;9.得了糖尿病,也可外出旅游,記得口袋里放上幾顆硬糖,出現頭暈心悸乏力時趕快就地嚼服吃下;10.加強體育鍛煉,適當的鍛煉可以增加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