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學院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始建于1877年,前身是法籍天主教神父董若望創建的“圣味增爵醫院”,為江西省第一所西醫院,西醫由此... [ 詳細 ]
小兒秋季腹瀉的預防
時間:2012-10-31 13:29來源:求醫網
秋季是腸道傳染的高發季節,據國內有關統計資料表明:5歲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要患1-3次的腹瀉。時下正值秋季腹瀉高發季節,什么是秋季腹瀉?怎樣做才能讓寶寶遠離秋季腹瀉呢?
1、什么是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是指發生在每年10~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發病以6個月~3歲年齡的寶寶最多見。主要病原是輪狀病毒,由于小兒胃腸功能較弱,胃腸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此病毒。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嘔吐、腹瀉?;純和鸩〖保_始表現為發燒、測體溫在38~39.5℃之間、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癥狀,同時伴有頻繁嘔吐,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隨后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少則一天數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樣或蛋花湯樣,有時呈白色米湯樣,多無特殊腥臭味。
隨著我國醫療條件的改善,腹瀉病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但腹瀉病的發病率仍居高不下。因此,提醒家長應對此病有足夠的重視,提早預防。
2、如何預防秋季腹瀉呢?建議注意一下幾點:
(1)不濫用抗生素:秋季腹瀉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但無效還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加重腹瀉。
(2)注意日常衛生:食品應新鮮、清潔,凡變質的食物均不可喂養寶寶,食具也必須注意消毒;保持飲用水潔凈;寶寶及其看護人都應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溫水擦洗干凈,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
(3)提倡母乳喂養:尤其出生后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應注意正確的喂養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寶寶有病時斷奶。
(4)注意飲食質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以利于消化和吸收;寶寶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
(兒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