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成立于1951年,1993年經市政府、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批準成立“京城名醫館”,1997年評為“二級甲等中醫醫... [ 詳細 ]
失眠的中醫治療
時間:2012-11-01 10:40來源:求醫網
失眠是指睡眠困難、早醒或醒后再難入睡,嚴重者徹夜難眠,使人心煩意亂、疲乏無力,甚至導致頭痛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癥狀,使人苦不堪言。
中醫認為失眠的原因很多,思慮勞倦、內傷心脾、陰陽不交、心腎不交、陰虛火旺、心氣虛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響心神而失眠。失眠的發生常與心脾肝腎及陰血不足有關,其病理變化總屬陽盛陰衰,陰陽不交。臨床治則當以補虛瀉實、調理陰陽為主,虛者補其不足,益氣養血,滋補肝腎;實者瀉其有余,消導和中。
中醫治療失眠一般由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調和氣血平衡陰陽
中醫將失眠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見肝郁化火,用龍膽瀉肝味;痰熱內擾,用溫膽味。虛證若陰虛火旺,用黃連阿膠湯合朱砂安神丸加減,心脾兩虛者用歸脾湯;心膽氣虛者,用安神定志丸;心腎不交、虛陽上擾者用交泰丸。對頑固性不寐從瘀論治,用血府逐瘀湯。
二、養血育陰安神鎮靜
中醫強調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適當予以安神鎮靜的藥物來治療失眠。臨床上常用養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陰安神、益氣安神、鎮肝安神及安神定志等方法,可隨證選用。常用中草藥為珍珠母、百合、酸棗仁、夜交藤、煅龍牡等,常用中成藥有安神定志丸、刺五加片、參松養心膠囊、朱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等。
三、精神調治舒暢情志
中醫還常采用精神調治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的顧慮及緊張情緒,保持精神舒暢。對因情志不抒或緊張而造成的失眠,精神治療更有其特殊的功效。
中醫傳統針灸、推拿療法,對失眠也有明顯的療效。針灸所選穴位包括:內關、神門、四神聰、三陰交、安眠、足三里、后溪等。四神聰鎮靜安神,不寐病位在心,取心經原穴神門寧心安神;三陰交健脾益氣,柔肝益陰,可使脾氣和,開氣疏泄,心腎交通,心氣安而不寐除;心脾虧損配心俞、脾俞;心腎不交配心俞、腎俞、太溪;脾胃不和配足三里;痰熱內擾配內關、豐隆。
推拿方法主要有七種方法。分別為抹法(術者雙拇指腹從患者印堂依次分抹至雙太陽穴)、揉眉手法(雙拇指腹點壓印堂穴并沿眉弓向兩側對揉至太陽穴)、抹眼球法(雙拇指點壓睛明穴,然后分別抹上下眼瞼)、壓三經法(先用雙拇指腹從印堂穴壓至百會穴,然后從眉中穴向頭頂壓至百會穴水平,3條直線以次按壓)、點十四孔法(用雙拇指腹從印堂穴依次點壓睛明、迎香、人中、地倉、承漿、大迎、頰車、、耳門、聽宮、聽會、翳風、太陽穴,以上各點壓3遍)、掃散法(用一手拇指偏峰推角孫穴,自耳前向耳后直推30次,兩側交替進行)、指疏法(雙手五指指峰從頭正中線快速上下分疏至兩側顳部,反復操作20次后,點壓風池穴,拿頸后大筋、肩井約2分鐘)。最后重復前五種手法3分鐘。共治療6~20次。
失眠患者還可以服用一些簡單的中藥湯,亦有一定催眠的功效。酸棗仁湯:酸棗仁三錢搗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時服用。酸棗仁能遏制中樞神經系統,有較恒定的鎮靜作用。對于血虛所引起的心煩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靜心湯:龍眼肉、川丹參各三錢,以兩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鐘服用。可達到鎮靜的效果,尤其對心血虛衰的失眠者,功效較佳。
安神湯:將生百合五錢蒸熟,加入一個蛋黃,以200毫升水攪勻,加入少許冰糖,煮沸后再以50毫升的涼開水攪勻,于睡前一小時飲用。
三味安眠湯:酸棗仁三錢,麥冬、遠志各一錢,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種藥材均有寧心、安神、鎮靜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桂圓蓮子湯:取桂圓、蓮子各二兩煮成湯,具有養心、寧神、健脾、補腎的功效,最適合于中老年人、長期失眠者服用。
養心粥:取黨參35克,去核紅棗10枚、麥冬、茯神各10克,以毫升的水煎成500毫升,去渣后,與洗凈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紅糖服用。對于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夢者有明顯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