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成立于1951年,1993年經市政府、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批準成立“京城名醫館”,1997年評為“二級甲等中醫醫... [ 詳細 ]
刮痧
時間:2012-11-01 10:40來源:求醫網
刮痧是我國民間傳統醫學療法之一。
刮痧的原理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中醫關于痧癥,有好多名稱,比較常見的有:轉筋痧、吊腳痧、絞腸痧、痧氣病、痧脹病等。
刮痧可治許多病,如中暑、感冒、頭痛、胃炎、腹痛、失眠、疲勞、風濕性關節病、慢性腰痛、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脫出癥、扭傷、五十肩、落枕、心悸、呼吸困難、高血壓、貧血、經痛、生理不順、肥胖、精力減退、近視、咳喇吐痰、扁桃腺炎、呃逆、胃痙攣、食欲不振、下痢、暈車、宿醉、精神衰弱、神經官能癥、肋間神經痛、冷虛癥、乳汁不足、膀胱炎、兒童虛弱體質、夜尿癥、氣喘、濕疹、蕁麻疹、腫瘤、肝炎、糖尿病、習慣性便秘、痔瘡等常見病、另外堅持實施循經走穴刮痧,治療妊娠紋、靜脈曲張、增加兒童身高、提高視力、增強智能等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刮痧禁忌證
1.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婦女的乳頭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禁刮。
4.下肢靜脈曲張,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刮,用輕手法。
刮痧的方法
古錢幣是刮痧療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經發展到專業工具:刮痧板。
刮痧手法有十幾種,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鐘,最長不超20分鐘。對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
刮痧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還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膚沒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著經絡適當刮一刮對身體還是比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應用于疏通經絡方面。
刮痧意外及處理:
刮痧療法和針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對人體的穴位進行刺激,只不過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針灸一樣,有可能像暈針一樣出現暈刮。
(1)暈刮出現的癥狀為頭暈,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四肢發冷,惡心欲吐或神昏撲倒等。
(2)預防措施:空腹、過度疲勞患者忌刮;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特別怕痛的患者輕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讓患者平臥;讓患者飲用1杯溫糖開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輕刮)、內關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刮痧過程中和刮痧后應注意的問題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回避風扇直接吹刮試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
4.刮痧出痧后較好飲一杯溫開水(較好為淡糖鹽水),并休息15-20分鐘。
5.刮痧之前,為了防止劃破皮膚,還要在皮膚表面涂一層潤滑劑,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