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建院于1997年1月,由原國內中醫研究院骨傷科研究所、北京...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國內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 > 醫院資訊 > 慢性腎臟病飲食常識
慢性腎臟病飲食常識
時間:2012-11-01 15:19來源:求醫網
慢性腎臟病1、2期
每天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長期低蛋白飲食會導致營養不良,容易得各種并發癥,所以必須保證足夠蛋白質攝入。
蛋白質攝入量不是越多越好:高蛋白飲食會增加慢性腎病患者腎損害。
保證食物中足夠熱量攝入:熱量不足會導致營養不良,攝入過多會導致肥胖、血脂增高等。建議慢性腎病患者每天熱量攝入30~35千卡/公斤標準體重/天。慢性腎病患者必須控制鹽的攝入:國際上推薦每天飲食攝入6克鹽,一般正常的飲食中含鹽大約有3克,所以每天飲食中只需加入3克的含鈉調味品。需控制味精、咸菜、醬油、醬等含高鈉的食物。
慢性腎臟病3期
慢性腎臟病3期以后患者要限磷:患者因腎功能下降,尿液排磷減少,而發生高磷血癥。 要求患者不吃或少吃含磷高的食物,并且餐中嚼服磷結合劑。
含磷高的食物如:堅果、茶葉、口蘑、菇類、動物內臟、蝦米(蝦皮)、豆類、芝麻醬等。
相對含磷少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新鮮水果、酸牛乳、新鮮牛乳、濕海帶、雞肉、**、馬鈴薯、山藥、芋頭、紅薯等。
慢性腎臟病4、5期-透前
我們推薦慢性腎臟病4、5期(未透析)患者的蛋白質攝入量為0.6g/kg/d。其中優質蛋白(**、奶、動物肉類、魚、大豆類)占50%
注意鉀的攝入:當血液化驗顯示血鉀偏高時要避免,如口蘑、木耳、各種豆類、堅果類、杏、香蕉、桔子、果汁、菜汁、菠菜、莧菜、西紅柿、土豆等食物,青菜炒前先用開水燙一下(去鉀)。但當化驗顯示血鉀偏低時可適當補充含鉀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