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醫院 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院,是省醫保、省離休、市... [ 詳細 ]
【科普-4】小于胎齡兒成年身高都矮小嗎?
時間:2012-11-01 17:07來源:求醫網
什么是小于胎齡兒,它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小于胎齡兒(SGA)是指其出生體重低于同胎齡、彩虹別平均體重的第10 百分位,或同胎齡彩虹別平均體重2 個標準差的新生兒。小于胎齡兒在歐美國家的發生率約2.5 %,在我國的發生率約6-7 %。小于胎齡兒可由胎兒、母體、胎盤等多種因素引起,約1/ 3 的小于胎齡兒系由胎兒基因突變所致,其余2 / 3 的小于胎齡兒由母體因素或胎盤因素等造成。
(1)母親因素:如孕婦年齡過大或過小、身材矮小、經濟條件差;孕婦患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炎、嚴重晚期糖尿病、孕期營養不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均可造成胎盤功能不良,導致胎兒官內營養降礙;孕婦吸煙、酗酒、**;孕婦居住地區在海拔較高處,長期在低氧分壓環境中使胎兒氧供應不足。
(2)胎兒因素:如雙胎或多胎;先天畸形及染色體異常,如21一三體綜合征等;慢性宮內感染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感染等。
(3)胎盤因素:如胎盤功能不全、胎盤早剝等。雙胎輸血,如發生在妊娠早、中期,供血兒即發生營養不良。
(4)內分泌因素:其中甲狀腺素、胰島素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類對胎兒生長極為重要,任何一種先天性缺陷均可致胎兒生長遲緩。
所有小于胎齡兒成年身高都矮小嗎?
小于胎齡兒是導致兒童和成年后身材矮小的原因之一。 人類胎兒約有3 %一10%在出生時為小于胎齡兒,在出生后1—2年內,多數小于胎齡兒會出現身高追趕生長現象,從而使身高正常化。這多見于父母身高較高的小于胎齡兒。但約有10%一15%的小于胎齡兒不出現充分的出生后追趕生長,這部分小于胎齡兒在兒童期身材矮小,其中多數患兒至成年后身高仍處于正常平均身高減去2 個標準差以下,即屬于身材矮小。這多見于嚴重早產和重度生長遲緩的患兒。在成年人身材矮小中,約20%是小于胎齡兒導致的。
國外報道,小于胎齡兒中有20%嬰兒在出生后6 個月時仍然矮小,16%體重低于正常;到2 歲時身高仍比正常均值低于2 個標準差的小于胎齡兒中,有40%一50%患兒的最終身高仍將矮小。進一步研究發現,與出生時體重相比,出生時的身高落后對小于胎齡兒日后的身高增長影響更大。
是什么原因導致少數小于胎齡兒在出生后不能出現充分追趕生長呢?
原因尚未明確。有研究發現,青春前期身材矮小的小于胎齡兒,有50 % - 60%患兒生長激素分泌異常或對精氨酸刺激試驗的反應不正常,血中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顯著下降。有的小于胎齡兒雖然生長激素分泌正常,但對組織對生長激素的敏感性下降,這可能是由于生長激素受體基因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