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結核病防治所、湖南省胸科(結核病)醫院,院所一家,屬湖南省衛生廳直屬公共衛生事業單位。始建于1953年,位于長沙市優秀風景區岳麓山下... [ 詳細 ]
全面完成工作指標,大力推廣“湖南模式”
時間:2013-03-05 11:25來源:求醫網
2012年,我省結核病防治工作以《國內結核病防治規劃(2012—2015年)》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湖南省結核病防治規劃2012年工作計劃》,在各級政府和領導的大力支持以及結防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結防工作進展順利,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為取得結防工作突破,我省銳意進取,以防治為根本,科研為動力,不斷探索和創新結核病防治的“湖南模式”,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全面完成了國家及我省十二五規劃年度工作計劃指標
2012年,全省共登記活動性肺結核患者58394例,其中新涂陽患者25627例,完成活動性肺結核患者任務的112.2%,新涂陽患者任務的 102.5%。2011年全省登記了涂陽患者27990例,治愈25715例,治愈率為91.9%,其中新涂陽患者25619例,治愈23649例,治愈率為92.3%。登記的涂陽患者的治愈率達到了WHO和國家結核病規劃85%的要求。全省非結核病防治機構有效網絡直報肺結核患者及疑似患者(本報本)總體到位率達到了95.1%,遠遠超過了國家要求的87%的要求。
全省登記涂陽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49728例,接觸者篩查49565例,篩查率為99.9%,篩查率超過國家規劃85%的要求。省外轉入我省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359例,信息反饋的348例,反饋率達到96.9%,超過國家70%的要求。2011年登記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674例,成功治療644例,治療成功率達95.5%。在衛生部確定的11個重點縣共登記肺結核患者3813例,進行艾滋病病毒篩查3292例,篩查率達到86.3%,達到國家70%的要求。
二、完善并大力推行“湖南模式”
難治性(耐多藥)結核病大病救助、肺結核門診單病種定額付費和醫防合作新模式,是被外省同行和衛生部稱為“湖南模式”的三大組成要素,這些工作的開展為探索國內結核病防治新方法做出了許多積極的貢獻。
1.難治性(耐多藥)結核病大病救助
2012年3月,我省舉辦了“湖南省難治性(耐藥性)結核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新聞通氣會”,省人大常委會肖雅瑜副主任、省衛生廳張健廳長、方亦兵副廳長等蒞臨活動現場,通氣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12年7月,國內新農合結核病保障政策經驗交流會在長沙召開,我省“難治性(耐多藥)結核病大病救治”得到衛生部的充分肯定,被作為“湖南模式”在國內推廣。2012年12月,我省首例耐多藥結核患者住院費用新農合及時結報結算成功。難治性(耐多藥)結核病大病救助政策,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正在全省有條不紊的全面實施。
2.肺結核門診單病種定額付費
我省在“門診肺結核治療按病種付費試點”的基礎上,通過積極探索,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肺結核門診輔助診療單病種定額付費制度,實現肺結核病人門診治療全免費。自2011年7月份開始,已逐步在全省推廣實施,收到了很好效果。目前,129個參合縣市區中,118(91.5%)縣市區把門診肺結核輔助檢查治療納入了新農合報銷范圍。這一模式得到了國家的充分肯定,在國內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上進行了經驗介紹。這是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付費方式的一個新的創舉,也是我國結核病防治工作又一重要舉措。
3.醫防合作新模式
經過多年的經驗摸索,我省確立了以防促治,以治促防的防治并舉新思路,建立醫療機構和結防機構的結核病人雙向轉診制度,暢通了防治結合的道路。同時,確定了第一批醫防合作示范縣,通過醫防合作模式的建立、防治一體化督導模式的實施,加強了我所與基層結防機構和綜合醫療單位聯系,加大了對基層的技術指導,提高了基層結防人員的診療水平。
2013年,我們將再接再厲,繼續全面完成國家及省的各項“十二.五”規劃指標,全面深入地推行“湖南模式”,為我省的結核病控制工作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