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大學精神衛生中心是由香港李嘉誠先生捐建、我國優秀精神醫學家伍正誼教授主持創辦的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精神衛生機構,擁有四個病區、1...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汕頭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 > 醫院資訊 > 神經和精神有什么不同
神經和精神有什么不同
時間:2012-11-02 11:52來源:求醫網
“神經”和“精神”似乎只是讀音顛倒的兩個詞,其實這是具有不同詞義的兩個詞。神經是人體結構中一部分,主要起調節和傳導信息的作用,神經的“經”有路徑的意思,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腦與脊髓)和外周神經,腦、脊髓和外周神經因感染、腫瘤、血病變、變性和外傷引起的疾病,稱為神經系統疾病,如腦炎、癲癇、腦腫瘤和腦血管病等。這些疾病是神經科診治的范圍。這些疾病常出現麻木、疼痛、癱瘓、抽搐、昏迷等癥狀,神經疾病大都有神經系統的病理形態學改變,也就是說,通過對病變部位進行解剖,用肉眼或顯微鏡,可以見到神經組織發生了病理性的異常變化。
精神是指人腦最高級的活動,是人腦在反映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復雜的功能活動。精神疾病是精神科診治的范圍。精神疾病表現為精神活動失調、紊亂或異常,精神分裂癥是最常見的一類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一般沒有大腦組織明顯的病理形態學改變。如果有,則主要是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的特殊表現形式,例如,嚴重腦外傷引起的精神障礙、腦腫瘤引起的精神障礙和腦血管病引起的精神障礙等,在這些情況中,精神異常是腦外傷、腦腫瘤或腦血管病等疾病的特殊臨床表現。
神經是物質的,精神則是人腦的高級功能,具體表現為思維、情感、意志的心理活動或外在的行為活動。神經是結構,精神是人類高級神經的功能表現。神經與精神,有如電腦里的硬件和軟件,在電腦中,硬件和軟件的區別問題,有時也是難以搞清楚的。
當然,精神活動是有物質基礎的,實現精神活動的物質是高級神經中樞,即大腦。引起精神疾病的物質基礎是高級神經中樞出現功能障礙,精神疾病只是神經中樞功能失調或紊亂的具體表現。由于是中樞神經的特殊問題,精神疾病一般沒有癱瘓、昏迷等癥狀。神經科醫生與精神科醫生的工作對象不同,各自的知識結構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也不一樣。明確“精神”和“神經”的區別,是為了區別醫院里的精神科和神經科。只有這樣,患者家屬才可能幫助患者找到恰當的就診醫院和科室,這是正確尋求醫學幫助的方向性問題。
有人認為言語紊亂、行為怪異才是精神疾病。其實,精神疾病的表現多種多樣,此外,失眠、神經衰弱也屬于精神障礙的范疇。在嚴重的精神疾病中,與言語紊亂、行為怪異的患者相比,那些情感淡漠,離群索居,不愿與人接觸,表現出明顯社會性退縮的患者,是一些以陰性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患者,其精神障礙的危害程度往往更為嚴重,對他們的治療往往更加困難。認識這個問題,將有助于認識和發現以陰性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精神分裂癥患者。
社會上有人歧視性地叫精神病患者為“神經病”,這種叫法有雙重錯誤。首先,把精神和神經混為一談是常識性錯誤;第二,歧視性地用挖苦、諷刺的口吻對待精神障礙者,是道德性錯誤。
有一個容易被誤解的問題:精神疾病的表現有損患者形象,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醫務人員也不例外。為患者保守秘密,是醫務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保守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秘密是醫務人員的基本工作責任。但如果不讓醫生了解病情,治療和預防就無從進行;疾病的危害就可能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