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成立于1955年7月,經過半個世紀的勵精圖治,現已成為省內規模大、科室設置全、服務水平高、教學實力強的...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醫院資訊 > 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治療新技術———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聯合導管介入溶栓術
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治療新技術———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聯合導管介入溶栓術
時間:2012-11-02 13:25來源:求醫網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主要表現為肢體的腫脹、疼痛,發病率近年來持續上升,其危害為近期可能發生的肺動脈栓塞和遠期出現的深靜脈瓣膜功能破壞,嚴重的肺栓塞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而長期的瓣膜功能破壞則會導致患肢發生難以治愈的潰瘍。目前治療包括中西醫藥物保守療法、Fogarty導管取栓手術和導管介入藥物溶栓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藥物保守治療對于髂-股靜脈的開通率比較低,血栓形成后綜合征發生率較高,而傳統的手術則存在創傷較大、并發癥多(感染、血腫、淋巴瘺)、適應證窄等缺點,而CDT似乎彌補了以上不足,并且在適應證的選擇、導管路徑和溶栓方法有了較多的經驗,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治療中的應用日臻成熟,目前認為其在靜脈血栓的較好適應部位為髂-股靜脈。而美國放射介入協會SIR制定的CDT指南也推薦CDT主要適用于急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急性或亞急性下腔靜脈血栓形成(推薦置入濾器后再行CDT)以及股青腫。CDT優點是可使高濃度的溶栓藥物經導管直接注入血栓內,達到較好溶栓效果,顯著降低全身出血等并發癥。如果時機選擇得當,血栓完全溶解者可達85%~90%,從而能保護靜脈管壁、瓣膜和小腿肌肉泵的結構和功能,極大地降低了血栓形成后遺癥的發生。穿刺置管部位主要有:①患側腘靜脈;②患側股靜脈;③健側股靜脈;④頸內靜脈;⑤足背靜脈。目前以患側腘靜脈最常用,因為經腘靜脈置管符合血流動力學,操作簡便,不易損傷靜脈壁和瓣膜。我科主要采用了經小隱靜脈-腘靜脈的置管,優點是:①盡可能減少穿刺置管對于腘靜脈壁的損傷;②增加了溶栓導管的有效工作長度,使其側孔盡可能的處于血栓的遠心端,從而提高溶栓的范圍及療效;③順行穿刺不會損傷靜脈瓣膜;④拔管后只需簡單壓迫止血,有益于肢體遠端靜脈回流。關于置管溶栓的適應證,我們認為是發病10天以內的中央型和全肢型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髂-股段靜脈包含了重要的盆腔側支和瓣膜,因此它的開通對于降低患者血栓形成后遺癥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置管過程中,由于新鮮血栓容易發生脫落,導致肺栓塞,嚴重的肺栓塞可以致命,因此需要在置管溶栓術前放置下腔靜脈濾器,以防止致死性肺栓塞的發生,目前濾器分為長期性濾器、臨時性濾器、可回收濾器三種,長期性濾器雖然可以降低致死性肺栓塞的發生率,但其遠期并發癥較另外兩種濾器要多:濾器移位、穿透血管、下腔靜脈血栓形成等,因此,目前臨床上更傾向于放置臨時濾器和可回收濾器。我院在置管溶栓過程中主要采用可回收濾器來降低肺栓塞的發生,通過置管溶栓治療后髂-股靜脈完全再通率達到90%以上,溶栓后正規抗凝治療,隨訪結果滿意,無嚴重并發癥出現,均說明導管溶栓安全有效,具有自身的優勢。當然,出現下列情況應屬禁忌:①抗凝劑、造影劑、溶栓藥物禁忌或過敏;②近期有顱腦胃腸活動性出血史;③嚴重外傷和感染;④妊娠;⑤嚴重高血壓等。導管溶栓的并發癥主要有出血或血腫、肺栓塞和顱內出血。但在密切監測凝血指標的情況下,并發癥的發生率會大大降低。綜上所述,在可回收濾器的保護下,經小隱靜脈-腘靜脈路徑的溶栓導管治療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創傷小、療效確切、能最大限度保護深靜脈瓣膜的優點,且防止致死性肺栓塞的發生,不失是一種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