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中醫院創建于1976年,位于市區中心,環境優雅、交通便利,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6萬平方米,是一所以中醫中藥為主、中西醫結... [ 詳細 ]
感冒時節:中西治療話優劣
時間:2012-11-02 13:46來源:求醫網
感冒是指出現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癥狀的一種常見外感病。流行性感冒的傳染性大,易引起暴發及大流行。感冒從臨床來講,通常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簡稱上感。病原體以病毒感染為多,細菌感染為少,也可合并出現。
同樣的感冒發熱,中醫、西醫治療各有不同的理論和藥物。究竟兩者之間有沒差異,是否像民間所說那樣:“西醫來得快,中醫就是慢”?首先明確的是,有關研究表明,外感發熱90%以上由病毒引起。引發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如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引起較為常見。目前西醫尚無針對病毒的**藥,對病毒感染的疾病一般采取對癥處理,而不主張使用抗生素。但西藥對病毒沒有肯定的效果,而且費用貴,療程可能達數百塊錢甚至過千元。西醫對癥治療主要有解熱鎮痛類藥物阿斯匹林、撲熱息痛、布洛芬、雙氯滅痛、萘普生等;西藥對癥使用解熱鎮痛藥類藥物,甚至使用激素讓發熱病人退燒降溫。優點是便利,可以口服、打針,不久可獲退燒,而且服用攜帶方便,對癥見效快。缺點是退熱后易反復,整個病程為3-5天,甚至 7-10天也不少見,并且有食欲減退,出虛汗、精神不振等明顯的副作用,費用較貴。
中醫認為感冒源于感受風邪,可有兼雜諸邪。治療發熱病人,中醫治療主要根據發熱各型辯證施治,標本兼治,中藥成藥主要有感冒靈、強力銀翹片、板蘭根沖劑、抗病毒口服液等,沒有直接退熱的純中藥制劑,但中醫治療不著重治標,著重治本。依據中醫的外感發熱分型,地區主要有風熱型、風寒型、暑熱型、風邪型,其中各型普遍夾濕,致病勢容易纏綿。中藥治療的優點是一旦對癥,效果顯著,退熱后一般不復發。中藥的缺點是口服制劑效果跟西藥比相差不大,而湯劑從煮藥到服用耗時一般要45分鐘,口感差,外出時服用不方便。綜合臨床效果看,治療外感發熱還是中藥的湯劑效果較好,見效看似較慢,但退熱很少反復。且整個治療期間食欲不影響,精神也較好,費用更是低廉至20-30塊錢。針對中西藥的優劣,采取標本兼治的方法,即采用中藥湯劑治本,采用西藥對癥退熱,會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