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醫院資訊 > 乳腺纖維腺瘤與乳腺纖維腺病有何不同
乳腺纖維腺瘤與乳腺纖維腺病有何不同
時間:2012-11-02 14:27來源:求醫網
1、發病年齡不同:乳腺纖維腺瘤好發于18~25歲青年女性,以生育期女性多見。乳腺纖維腺病以35~40歲為好發年齡。
2、發病機制及臨床特點不同:乳腺纖維腺瘤的一般與性激素水平失衡、乳腺局部組織對雌激素過度敏感、飲食因素以及遺傳傾向有關,且多為單側,少數患者亦可雙側乳腺內同時或先后發生,腫瘤范圍較小。腫瘤一般直徑在1~3cm,多為圓形或橢圓形,質地韌實,邊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動好,無壓痛,無其他特殊不適。乳腺纖維腺病發病原因與卵巢機能失調有關。常同時或相繼在兩側乳房內發生多個大小不等、圓形較硬的腫塊,可推動,病變范圍較廣。病人常感乳房脹痛,有時疼痛難忍,月經期前更甚,或常觸及乳腺內有腫塊,壓痛,腫塊質地較軟或稍硬。有時可有乳頭溢液,可為漿液性,黃色,少數帶血性,常需乳管鏡檢查以確定溢液確切部位及乳腺切除范圍。
3、病理及病理生理不同:乳腺纖維腺瘤與周圍乳腺組織分界清楚,腫瘤多呈圓形或橢圓形,其表面常有完整的薄層纖維包膜。在光鏡下,可根據其纖維和上皮成分的生長程度及其相互結構關系,分為管內型、管周型和混合型三種病理類型。乳腺纖維腺病的病理改變主要為小葉腺泡、末梢導管和間質結締組織增生。其病變通常局限于乳腺的某個或某幾個區段內,范圍較乳腺纖維腺瘤廣,程度亦較乳腺纖維腺瘤重。
4、治療方式不同:乳腺纖維腺瘤的治療原則是手術切除,因其病變組織與周圍正常乳腺組織分界清楚,故一般行乳腺腫塊切除即可,手術切除范圍較小,創傷較小,患者恢復較快。乳腺纖維腺病的治療是手術與藥物兼顧的綜合性治療。手術目的是將疑有惡性病變的局部病灶行乳腺某區段或某幾個區段切除,且通常手術切除范圍較大,創傷較大,并需做多處病理檢查。術后出現并發癥可能性較大,還應服用相關藥物行內分泌治療,且需經常復查和體檢以便及時調整治療。
5、術后不同:乳腺纖維腺瘤為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癌變幾率較低,手術切除后有復發、再發可能性,但其發生率較低。乳腺纖維腺病患者手術后發生乳腺癌的幾率較正常人群高。因此,術后需服用相關藥物治療;還應定期到醫院做乳房檢查。(普外科 楊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