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耳聾及耳聰
時間:2012-11-05 17:23來源:求醫網
2008年我在廣州閑住,經常出于無聊光顧當地一兩家頗有優秀度的酒吧。因為那里總會有一些演出。優秀的,不優秀的,還不優秀的、后來知了名的樂隊輪番上場,諸如左小祖咒、小河、周云蓬、PK14、五條人、李志等等。花一百塊錢買四瓶啤酒(酒吧的酒總比外面貴不少),喝完他們也唱完了,然后再順著空曠的廣州大道晃回住處(空氣真差)。日子就這么打發了?;氐?span>南京后,這幾年我幾乎再也沒有去過此類酒吧,對各種“有演出”的邀請置若罔聞。原因是我確實談不上愛這些東西。也去過所謂“天王歌星”之類的演唱會,耳鳴不已,如坐針氈。
不僅如此,我也對電視屏幕上諸如超女、快樂女聲、國內好聲音和星光大道這些玩意兒反感透頂。以及夜幕降臨后的廣場,那些老年人反復唱來唱去的玩意兒,都讓我煩透了。在我看來,它們的存在就是對我的冒犯和污染。基于此,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也從來不去KTV,去了也盡量不唱、不哼。
當然,我無意于攻擊別人。歌曲和唱,是他人的娛樂方式,你沒有從中獲得娛樂,并不表明別人沒有。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總不能像一個法西斯那樣掐住他們的喉嚨吧?無論是被割喉的夜鶯還是被割喉的烏鴉,它們都是受害者,行為都是犯罪。所以,我只能忍著,跟他們耗著。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我怎么了,在這個滿世界優美歌聲和噪音的環境下,我何至于此?我甚至還在微博上說“我已經把自己戳聾了”以泄其憤。
像我這樣年紀的人當然早已過了所謂的“叛逆期”,深知刻意的“特立獨行”是極其裝蒜的丑陋行徑。好吧,即便我還在叛逆期,叛逆不又往往以聲嘶力竭的搖滾方式而表情達意嗎?或者干脆承認吧,你沒有音樂細胞?客觀地說,我五音健全,學過簡譜和五線譜,還學過吹笛子、彈吉他和拉二胡(都忘了),算得上有一點兒音樂常識的人吧。
關鍵在于,我還常常被一些音樂深深打動。諸如電影原聲,像《美國往事》、《獵鹿人》、《大路》、《末代皇帝》等等,都有讓人蕩氣回腸、黯然淚下的好音樂,黑澤明和小林正樹電影里的配樂也都是超級棒。此外,莫扎特的《安魂曲》可能是我聽得最多的音樂。這么一說,貌似我“品位高端”。事實也不是,很多年前我就不舍晝夜地聽過某個流行歌手的專輯,因為那會兒我在追求一個女孩,她喜歡那個歌手。更早,在我姐姐出嫁的那天,深秋的早晨,外面的田野里都是雪白的厚霜,在鄉村小道上,車內是李春波的《小芳》,因為顛簸,歌聲像一首敘事詩那樣起伏跌宕,真的好聽……
行筆至此,我算明白了,我覺得好聽并愿意傾聽的樂曲,它們都輔助了我的記憶,或者擴充了我的“記憶”,它們和我有“關系”。而眼下四周的聲響,卻是那么擁擠,我無法識辨它們,從而使它們面目模糊,讓我不明真相。我這樣的,也許算得上是一種功利主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