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是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學院、廣東藥學院等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
是廣州醫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也... [ 詳細 ]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是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學院、廣東藥學院等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
是廣州醫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也...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3-02-22 13:40來源:求醫網
為減少1克鹽,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如此較勁,并為此發布最新指南,這是為了什么?
日前在微博醫生平臺上,轉發了這條來自瑞士世界衛生組織(WHO)總部的消息之后,馬上有許多網友跟著再轉發,并引起了醫學界的關注。
據悉,目前我省居民每天鹽的攝入量在12克左右,顯然遠遠超出WHO的標準要求。
有開飯店的網友留言:“一天5克鹽,菜淡得估計沒人吃了,我們飯館好關門啦。”
的確,相對于每天至少攝入12克鹽的人來說,5克鹽分攤到三餐之中,菜會變得“淡而無味”。但WHO的醫學專家們,卻孜孜不倦地要把這1克鹽踢出大家的餐桌。
“目的可能是讓公眾進一步認識到,多攝入哪怕一點點的鹽,都會影響到健康。”紅十字會醫院內分泌科的胡永賓醫生說:“從我接觸的病人來看,吃菜口味重的,不但發生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而且治療效果也大打折扣。”
多吃1克鹽,血壓就會升高一點點
老話說,不吃鹽,沒力氣。鹽的主要成分是鈉,鈉和其他營養素一樣,少了會影響身體功能。
但吃多少就夠了呢?WHO推薦的吃鹽標準是:每天從食物中獲取的鈉毫克;對于2歲以上的兒童,鈉、鉀量應相應降低。
那么超過這個攝入量,會對健康會產生什么不利影響呢?
或許普通人一時感覺不到,但經常監測病情的高血壓病人就很明顯:吃多1克鹽,即使同樣的治療方案,血壓就會升高1~2個毫米/汞柱。
這是因為吃得太咸,血液也會變“咸”。胡永賓說,食鹽的主要成分是鈉,攝入過量食鹽時,血液中的鈉濃度就會升高,為了沖淡血液濃度,身體就會拼命吸收水分。
“每增加1克鹽,身體內的水量就要增加100毫升。”胡永賓說,如此一來,血管壁就會受到很大壓力,引起高血壓。
一歲之內寶寶,食譜中不建議加鹽
在最新發布的這份指南中,WHO的專家們警告說,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口味重的孩子,沒到老來,就會患上高血壓。
去年刊登在優秀醫學雜志《兒科》上的一篇文章稱,與口味淡的孩子比起來,兒童吃鹽和成人一樣多的,他們患高血壓的風險要高出2~3倍。
“年輕時就有高血壓,以后危及生命的高血壓并發癥就來得越兇猛,比如發生中風、猝死的機率會越高。”胡永賓說:“而且兒童時期一旦養成了重口味,成年后想改吃清淡的,也非常困難。”
“所以,淡口味要從小培養,寶寶的菜里盡量別放鹽。”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保科的竺智偉醫生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說,一般一歲之內不建議加鹽,2歲之后也要盡量少放鹽;長大之后也要少吃薯片、話梅等零食,這些東西里也往往含有很多鹽。
竺智偉說,2歲之內的寶寶,其飯菜是單獨做的,少放鹽可以做到;但之后跟著大人吃,要做到讓寶寶口味淡,就需要全家總動員,習慣吃得淡。
竺智偉說,他們一家三口,一包鹽大概可以用好幾個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