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始建于193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曾先后榮獲“全... [ 詳細 ]
難纏的小鬼
時間:2012-11-06 13:48來源:求醫網
門診在大數的人眼中是一個輕松、養老的地方,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崗位,也就是指指路,開開門,掛掛號而已,門診護士則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配角 ,是患者嘴里俗稱的小鬼,每天與患者進行著唇舌之爭。其實非也,門診護士不僅需要掌握精深的理論和嫻熟的服務技能,而且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道德素質、多方位的技能素質和應變本領,是多元化角色,是適應門診各個崗亭的多面手。
門診是病人進入醫院的第一場所,導醫就是一個醫院的門面,導醫的形象會直接影響一個醫院的整體形象,在平凡的導醫工作中,其實也可以鍛煉一個人。“您好,請問掛哪個科?”,“ 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您好,請問哪里不舒服?”,“您好,請問掛哪位醫生,前面是我們今天出診專家的照片,您可以看一下”,“您好,請問您掛專家號還是普通號?”,“您好,是看化驗結果么?”,“您好,請按次序就診”......這就是我每天的工作,日復一日地,重復那單一的工作程序。我們每天面對的是百變的面孔及各式各樣的語氣,各種各樣的語言,有時會得到患者的理解,有時也會成為患者發泄的對象。記得剛到門診的一天,我向往常一樣正對患者解釋著,這時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子把我的攔線踢到一邊,直接闖進了腎病科門診辦公室,我連忙站起來道;“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他像是沒聽到一樣,我又連忙重復了一遍,男子看都沒看我一眼不耐煩地吼道:“幫,幫,幫什么幫,你能幫我得病,你能給我給錢,一天到晚就知道掛號要錢,我的錢都被你們給榨完了,掛什么掛,真是大官難見小鬼難纏,真是麻煩呀......”,中年男子邊發著牢騷邊闖進辦公室,我不知所措地楞在那里,委屈的眼淚涌出了眼眶,被莫名其實的挨了一頓罵。這時旁邊一位老護士拉拉我的衣服,示意讓我少說話。這時旁邊的部分老年患者只是看看我不言語,另外一些年輕人中已經有人開始抱怨起來,說我們為什么不維持秩序,說我們欺軟怕硬,說我們不盡工作職責等等的話隨即而來,隨后就有一些人站起來學著也闖進辦公室,這時男子已經開好藥方頭也不回的揚長而去。我覺得自己被羞辱,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心中充滿著怨恨,心想這人怎么這么霸道不講道理,真是樹林大了,什么樣的鳥都有。后來與我搭檔的老護士告訴我,中年男子在我們醫院檢查出來有尿毒癥,術后一直按時做著腎臟透析治療,把家里的錢都快花完了,得病后心情也特別不好,性格一下改變了很多,在住院期間連護士長都打過,一副蠻不講理的樣子,護士們都怕他,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知道真相后我突然心里感覺涼涼的,剛才的不滿及抱怨頓時化為烏有,還對他的病產生了同情。我問清了中年男子定時門診開藥的時間,與醫生溝通協商后每次給他掛免費號,提前向藥房調撥好撫摸透析液,這樣直接到藥房取藥,即節省時間又不擾亂就診秩序。開始男子對我們的做法不理解不領情,經過幾次接觸后,中年男子終于被我們的誠意感動了,說話語氣也比以前轉變了很多,也為自己以前的冒失行為感到羞愧后悔,后來每次開藥時還主動幫我們安排患者,維持秩序。看到他的改變我們也為自己做出的一點小成績感到欣慰。門診護士的工作就是這樣平凡 ,我們都在堅守這種平凡,默默用我們的愛心、耐心、細心、關心和責任心服務于每一位就診患者,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病人的滿意為最終服務目的 ,這也是門診護士的職責。
門診也是多民族聚集的領域,在語言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對門診護士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不僅會說標準的普通話,還要會說簡單及常用的維吾爾族語,便于患者之間的溝通。記得有一次節假日到兒科門診上班,我的心里很不開心,因為兒科是大家都不愿意來的科室,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小公主,一個孩子病了,幾個家長陪著,實在很難管理。天公作美,我上班正好趕上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我心中竊喜,今天看病的孩子不多,不用太費神與家長解釋。一天平平安安就要結束了,快下班時雨點下的更大了,來了一對維吾爾族夫婦抱著一個孩子,我用簡單的維吾爾語與家長交談溝通,他們對我所說的話一直搖頭表現出不明白,不理解,我便慢慢地邊說著邊打著手勢,他們對我所說的毫不理會,直徑走進專家診室,我準備阻攔時,醫生對我笑笑示意讓他們進來,這是最后一位患兒了,我便整理診室做下班前的準備了,心想這么大的雨什么時候才能停下來。突然一個嘶啞帶著哭腔的男人大喊著“快,快救救我的孩子,他已經沒有呼吸了”,一位渾身淋得濕漉漉的男子抱著一個孩子沖進大廳診室,我急忙上前領著家長來到搶救室,跑到專家診室喊著醫生,這時正在就診維吾爾族夫婦似乎對我的介入很不高興,我簡單同他們解釋了一下,急忙同醫生一起來到了搶救室,孩子的臉色發青,牙關緊閉,雙手冰涼,打開口腔防止咬舌、吸氧、打開靜脈通道、急查血、......,醫生熟練沉穩的搶救著孩子,十幾分鐘后醫生緊繃的眉頭舒張開來,孩子是癲癇病發作抽搐起來,現在呼吸正常,小眼睛睜開了,我揪著的心像一塊頭落了地輕松許多。快告訴患兒家屬,家長還在擔心著呢,我急忙跑出搶救室,這時聽見維吾爾族夫婦正用熟練的漢語安慰著搶救孩子的父母,我朝他們微笑點點頭,孩子暫時安全了。聽見他們的對話我心里一驚,他們明明漢語說道很流利為什么裝作不會呢?沒有時間多想,我同醫生一起冒著大雨把孩子送到了監護室,家長感激地說:“真是太幸運了,能夠遇到你們這么好的醫生和護士,否則寶寶不知道是什么樣呢!”我們笑笑說道;“孩子沒事就是較好的,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的職責”,我們急忙趕回門診診室時已經被雨水澆成落湯雞了,隨手縷縷頭發上的水珠又接著給孩子看病,這時維吾爾族夫婦滿臉通紅不好意思的對說道 “抱歉,我一直以為你們門診護士難纏、麻煩又耽誤我們看病的時間,所以裝作聽不懂你說的話,這樣可以直接找醫生看病,其實你們真的挺不容易,真的對不起”,聽完后我的心一下感覺暖融融的,剛才的辛苦勞累一下跑到九霄云外了。我連忙道:“是我的不對,是我的維吾爾語說的不好,我以后一定向你們多多學習,快給孩子看病吧,快黑了”。理解萬歲,我欣慰地露出笑容。我們感動著、奉獻著,看著就診患者來來往往,進進出出,我們一如既往真誠服務,貼心關懷患者,繼續當著難纏的小鬼。
職責是我們最高的航燈,相信門診護理事業必將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