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自貢市中醫(yī)院 > 醫(yī)院資訊 > 在家中能否使用奎尼丁治療心律失常

自貢市中醫(yī)院
- 【類型】三級 / 綜合醫(yī)院
- 【電話】0813-2201467
- 【網址】www.zgzyjk.com
- 【地址】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qū)馬沖口街59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y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在家中能否使用奎尼丁治療心律失常
時間:2012-11-07 09:28來源:求醫(yī)網
在醫(yī)院里,我們常聽到一些病人說:“奎尼丁對我的房顫轉律效果很好,請醫(yī)生給我多帶些藥,等以后房顫再發(fā)作時,我在家服藥就不用住院了。”醫(yī)生的回答則往往令病人失望。因為限于奎尼丁的一些較嚴重的副作用 ,有的甚至是致命性的,如“鈉反應”、“奎尼丁暈厥”等,且多發(fā)生在治療早期(治療的最初3-4日內),而一旦進入長期維持治療階段時,除非劑量過大,副作用反而較為少見。此外,在治療的初期,即使出現上述副作用,如能早期發(fā)現,及時處理,也多呈良性過程。因此 ,盡管在房顫復律后可以讓病人在家服用維持量的奎尼丁,但作為房顫轉律的最初階段(用藥一周內)的治療則必須在醫(yī)院里進行,并且要嚴密監(jiān)測藥物反應及心電圖變化,以便隨時調整用 藥,減少毒副作用的發(fā)生。那么,奎尼丁有哪些治療作用和毒副作用呢?
奎尼丁為IA類的代表藥物,其具體作用為:①遏制心臟的自律性,以對浦氏纖維的作用最強。②減慢心房與心室肌的傳導速度,延長心房的不應期,提高心室的致顫閾。③減慢房室傳導。④阻斷迷走神經作用,使房室結傳導速度加快,增加心室率。尤其是在治療房顫時,該作用表現較為突出,因此在應用奎尼丁治療房顫前常先配合服用地高辛,以防心室率加快。⑤具有擴張血管,減弱心肌收縮力的作用。
臨床上,應用奎尼丁治療以下心律失常有較好的療效:①房性心律失常,如頻發(fā)房性早搏、單源或多源性房速、房撲和房顫。②終止和預防室上性心動過速(包括預激綜合征所伴發(fā)的室上速及房撲、房顫)。③頻發(fā)室性早搏、非持續(xù)性或持續(xù)性室速。然后,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奎尼丁的副作用較多見,而且由于新的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藥物不斷出現,使奎尼丁的應用范圍已逐漸減少。如對于室速的治療,由于利多卡因及直流電擊復律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副作用亦較輕,因此已很少再應用奎尼丁終止室速及治療其它室性心律失常。對于各種室上速,由于電復律及心律平,異搏定等藥物的療效顯著,也已很少再使用奎尼丁來終止室上速發(fā)作。
鈉反應: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燥、耳鳴、頭痛、眩暈、視力模糊、聽力障礙,甚至可產生暫時性耳聾。嚴重者可進一步引起精神癥狀,如焦慮、譫語、畏光、幻覺、意識模糊等癥狀,但較少見,停藥后一般可以恢復。此種反應常發(fā)生在用藥早期,與劑量無關,敏感的人用1次藥后即可發(fā)生,是早期被迫停藥的主要原因。因此強調在常規(guī)治療前,應先服用奎尼丁0.1-0.2克,如無特異性反應,方可進行正規(guī)用藥。
在服用奎尼丁的過程中,少數病人可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抽搐,約持續(xù)3-5分鐘后可自行恢復,此種現象稱為“奎尼丁暈厥”,為奎尼丁所致的心臟毒性反應,遇此情況應及時復查心電圖,并停藥觀察治療。一般說來,奎尼丁對心臟的毒性反應有3種,即促心律失常作用、降低血壓及加重心衰。其促心律失常作用見于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可能系特異性反應,與奎尼丁的血藥濃度無關,大多數發(fā)生在正常治療濃度,也可發(fā)生在低于治療濃度時,多見于治療初期。其心電圖表現為Q-T間期延長,心律失常以扭轉型室速居多,也可為單源性室速、室顫,此時病人可有短暫性意識喪失及抽搐,臨床上通常種現象稱為“奎尼丁暈厥”。另一種情況與藥物劑量過大有關,多見于治療期間。其心電圖上可出現各種傳導阻滯,QRS綜合波增寬,Q-T間期延長,并出現室速、室顫及心臟停搏,此時也同樣可以導致暈厥。此外,嚴重的低血壓也暈厥。但習慣上不把后兩種情況稱為奎尼丁暈厥。但在服用奎尼丁期間如發(fā)生上述情況,均應立即停用奎尼丁并及時復查心電圖,針對具體情況調整治療。如為伴Q-T間期延長的扭轉室速,可給予靜滴異丙基腎上腺素及硫酸鎂等治療;對奎尼丁引起的Q-T間期正常的各種室速可優(yōu)選利多卡因治療,并可配合應用乳酸鈉;對有嚴重低血壓者應采取升壓措施。為防止心臟毒性反應發(fā)生,應嚴格掌握用藥指征,對有心臟明顯擴大及嚴重心衰者應慎用。應用奎尼丁前若有低血鉀、低血鎂,應予糾正。用藥期間應定期監(jiān)測血壓及心電圖變化,若QRS綜合波的時間延長達25%時,必須嚴密監(jiān)測并調整劑量,延長至50%時必須停藥;對于Q-T間期延長至0.56-0.6秒時應停藥(有人提出Q-T間期延長25%為接近中毒,延長50%為肯定中毒)。
此外,除上述發(fā)生在治療初期的副作用外,病人在家長期服藥過程中,尚應注意少部分病人可發(fā)生過敏反應。表現為發(fā)熱、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粒細胞減少及哮喘發(fā)作等,遇此情況應及時停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接受抗過敏治療。
由于奎尼丁具有上述副作用,而且較為嚴重,因此常禁止用于對奎尼丁過敏者;原有病竇綜合征、Ⅱ度及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室顫、Q-T間期延長、重癥肌無力者,以及孕婦等均應禁止使用;對于原有心衰、低血壓、肝功能衰竭以及束支傳導阻滯者也應避免使用。
用量及用法:目前奎尼丁的注射劑已基本淘汰,臨床上只采用口服給藥法。口服后吸收完全,服后1-3小時血藥濃度達高峰,藥物作用持續(xù)6-8小時。在第一次服奎尼丁時,為了防止特異性反應發(fā)生,常在正式給藥的前一天,給奎尼丁100毫克口服作為試驗,服后2小時內,應每15分鐘測血壓、心電圖1次,并觀察病人服藥后的癥狀,如無不良反應,第二天才正式給藥。在房撲、房顫復律時,傳統的給藥方法為:每次0.2克,每2小時1次,連續(xù)5次。第二日再服0.2克,如藥物未能轉復心律,則采取直流電轉復,當復律成功后可服用維持量鞏固治療。具體服法為:每次0.2克,每日1-2次。根據病情,逐漸減量維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