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山市中醫院
- 【類型】三級 / 綜合醫院
- 【電話】0833-2441183
- 【網址】www.lsszyy.com
- 【地址】樂山市市中區柏楊中路183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中醫膳食療法的基本理論
時間:2012-11-07 20:22來源:求醫網
中醫飲食療法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應用食物來防病治病 ,促進機體康復的一種療法,簡稱食療。中醫飲食療法與中藥、按摩、針灸、氣功等療法一樣,都是中醫學的組成部分。古代醫家十分推崇飲食療法。如的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所說:“食能驅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藥性剛烈,猶如御兵”,“若能用食平疴,適性遣疾,可謂良工”。又如宋代陳直在《養老奉親信書》中言:“是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究其原因在于飲食“貴不傷其臟腑也”。
飲食療法的優點是取材方便,寓治療于日常飯食之間,無毒副作用,容易為病人接受。在臨床上,食療與藥療配合使用,食借藥威,藥助食性,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2..1.1天人相應整體觀
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飲食應順應四時的變化,否則易患疾病。如春天是陽氣升發,萬物復蘇的季節,易養肝。飲食要增酸減甘,宜食一些辛散之品以振奮身體的陽氣。夏天炎熱,宜食苦寒清熱之品。三伏天暑濕較重,宜食健脾化濕之物。秋季氣候干燥,宜食干潤之品。冬季氣候寒冷,又逢身體修養生機之時。宜予溫補之品。同時地域不同,飲食也有差別。
2.1.2人體自身整體觀
中醫治療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的作用而實現。它體現在臟腑與臟腑,臟腑與形體各組織之間的生理、病理各個方面。如心開竅于舌,其華在面;肺開竅于鼻,其華在毛;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肝開竅于目,其華在爪;腎開竅于耳和二陰,其華在發。臟腑的功能失常,可以通過經絡反映于體表;而體表組織器官有病,也可通過經絡影響到臟腑。
2.2平衡陰陽
身體失健患有疾病乃陰陽失調所致。因此食療應以調整陰陽平衡為指導思想。《素問.骨空論》說:“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補即補虛,益氣、養血、滋陰、助陽、添精、補髓、生津等皆屬補虛;瀉即瀉實,解表、怯寒、清熱、燥濕、利水、瀉下、驅風、行氣等則屬于瀉實。無論補益還是瀉實,也即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以維持或達到“陰平陽秘”的正常生理狀態,從而保證身體健康。另外,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制備上,中醫也十分注重調和陰陽,使膳食無偏寒、偏熱之弊病。
中醫調整陰陽以維持機體平衡的機制,在現代研究中涉及到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調節機體內環境穩定;調節蛋白質、脂肪、糖類的物質代謝三方面。
2.3辨證施膳
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的核心理論之一。藥膳食療用于防治疾病,必須首先辨證,因證施膳。同時,在辨證的過程中,要重視體質的差異,強調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地辨證,還要注重扶正怯邪,分清標本緩急,來制定施膳的方案和治法。
2.4藥食同源
藥食皆屬于天然之物,具有同一的形、色、氣、味、質等特性,因而兩則者在性能上有相通之處。食物也具有類似藥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功效等屬性。設計食療產品時,應以食物為主,也可添加少量的藥物,但要注意選用無毒、偏性小、作用和緩的藥物,即藥食同源的天然藥品為宜,如大棗、山藥、枸杞子、玉竹、黃精、麥門冬、冬、薏苡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