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市中醫院矗立于新興的現代化海港城市臺州市主城區椒江,創建于1958年,是臺州市內最早創立的中醫院。其前身為******初期的海門中醫聯... [ 詳細 ]
小滿時節,女孩子們先別忙著穿超短裙,此時宜晚睡早起,飲食主清淡
時間:2012-11-08 15:03來源:求醫網
今年的小滿為5月20日—6月4日之間,此時是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各種植物大都開花結果,但果實不夠豐滿,故稱小滿。
這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標明真正進入了炎熱的夏天。也是一年里陽氣最盛的節氣之一,對于人們來說,此時也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我們要適應節氣的變化進行養生,下面說說小滿養生的要點吧。
★養心為主,該出汗時且出汗
夏季宜養心,因為五臟應五時,具體到夏季是心與之相應。心藏神,養心的關鍵是注意調節心情。夏季人比較焦躁,易心煩意亂,易失眠,要保持情志調暢、心神和緩,戒躁戒怒。還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夏季人們室外活動多,活動量也相對增大,加上夏天晝長夜短,天氣炎熱,睡眠時間也較其他季節少一些,因此,體內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環加快、汗出得也多。徐天景提醒,在這個季節,心臟的負擔是很重的,倘若不注意對心臟的保養,很容易使心臟受到傷害。
夏天養生應以養心為主,首先要使氣得泄 (當汗出就汗出)。因為夏天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相應地旺盛起來,并且活躍于機體表面。為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炎熱的氣候。所以人們不要怕流汗,這時候出汗對身體有益,如果該出的汗沒有出,秋天就容易得呼吸方面的疾病。
★特別注重防濕
小滿的季節特點為雨水多,濕重氣,早晚溫差大,尤其是我們東南沿海,既炎熱又多雨。這個季節里空氣中濕度最大,人們所說的濕病就多見于這個季節。加之或因外傷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處潮濕,以至感受濕邪而發病者最多。要特別注意護陽防濕。
那么,在夏天要怎樣注意保護陽氣呢?重要一點就是早晚溫差大,要及時添加衣服。
濕性重濁下注,易侵襲下部,重點要保護下肢、如膝關節、肚子。女孩子們不要太早穿超短裙、露臍裝。在乘涼時,要特別注意蓋好腹部,不少農村地方喜穿“兜肚”,是很符合養生之道的。
★不可過于避熱趨涼
夏季人們不能只顧眼前舒服,過于避熱趨涼,如在露天乘冷過夜,從而導致暑熱與風寒之邪乘虛而入。值得注意的是,夏季人們因為怕熱、怕出汗,常常多次反復出入冷氣環境,這對心臟是不利的。習慣打空調的市民尤其是年老體弱者要注意,此時室內外的溫差不宜太大,以不超過5攝氏度為好,室內溫度不少于25攝氏度。
夏天,陽氣外發,往往中氣內虛,此時過量進食生冷飲食易引起胃腸不適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由于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健全,老人臟腑機能逐漸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現此種情況。因此,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飲食以清爽清淡的為主
飲食方面,進入小滿后,氣溫不斷升高,消化功能相對下降,中醫營養學認為,長夏的飲食原則易清淡,少油膩,要以溫食為主,元代優秀養生家邱處機主張夏季飲食應“溫暖,不令大飽,時時進之……其于肥膩當戒”。
這個時節應該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食物比如冬瓜、黃瓜、苦瓜、番茄、茄子、芹菜、蘆筍、南瓜、綠豆、苦瓜、桃 、綠豆、薏苡仁、百合、玉竹、瘦肉、鱔魚、鴨肉等,如因汗多出現心慌氣短,可食甘寒生津之品,如西瓜、石斛、鐵皮楓斗,也可用西洋參3—5克泡水飲,或服生脈飲口服液(人參或黨參、麥冬、五味子)。如體質寒涼的人要少吃西洋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