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墾紅興隆分局中心醫院于1969年建院,原是沈陽軍區黑龍江建設兵團第三師醫院,1976年為紅興隆國營農場管理局中心醫院,1997年... [ 詳細 ]
宮頸癌檢查的新技術
時間:2012-11-09 09:41來源:求醫網
傳統巴氏染色及分類法由于會出現較高的假陰性率或假陽性率,目前國內外已停止使用該項技術,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宮頸細胞學新技術和TBS分類法。
現代宮頸細胞學新技術 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計算機輔助細胞檢測系統(CCT) 該技術有如下特點:對發現宮頸異常細胞具有高度敏感性,準確性達97% 以上。對宮頸上皮內病變(CIN)、尖銳濕疣及癌百分之百敏感;除能識別細胞外,還能從微生物病原學方面作出診斷如 :滴蟲、霉菌、皰疹病毒(HSV)、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等;適用于人群普查。醫院生殖中心張衛援
CCT檢查適應癥:宮頸糜爛、尖銳濕疣、白帶增多、宮頸接觸性出血等。
CCT系統記憶了大量的正常與異常的細胞,對每百張涂片作為一組的宮頸涂片進行自動掃描。經過計算機將可疑的異常細胞經彩色圖像處理,并以數字化形式儲存到數碼磁帶中備檢,然后再復驗。病理學專家先復查每張涂片上記錄的數字化圖像,再重點觀察篩出的異常細胞圖像,最后按TBS分類法作出診斷報告 。
二。液基薄層細胞學技術 即通過去掉涂片上的雜質,直接制成觀察清晰的薄層涂片,使閱片者更容易觀察。目前有兩種設備:
1. 薄層細胞學檢測系統(TCT) 主要方法是將宮頸脫落細胞洗入有細胞保存液的小瓶中,刮片毛刷在小瓶內攪拌10秒鐘;再通過高密度過濾膜過濾后將標本中的雜質分離;取濾后的細胞經制備(該設備一次只能處理一份標本,并在制成薄片后再染色);由細胞學專家用肉眼在顯微鏡下閱片,按TBS法作出診斷報告。
2. 自動細胞學檢測系統test (LCT) 主要方法是將收集的細胞保存液通過比重液離心后,經自然沉淀法把標本中的粘液、血液、和炎性細胞分離;收集余下的上皮細胞制成于載玻片上(每次可同時處理48份標本,同時完成細胞染色),閱片僅需要2.5分鐘(前者需5.5分鐘)。
液基薄層細胞學技術閱片仍需用肉眼在顯微鏡下讀片判斷,而CCT優點是 先進、準確、迅速、經濟。如果先用液基薄層細胞學技術制備超薄層涂片,再經CCT篩查,則達到更高水平的診斷技術。這里需要說明的是:TCT技術尚不能做到這點,而 LCT則可以做到這種先進組合,故稱為T-CCT技術。
伴隨著婦女宮頸防癌檢查新技術的出現,可以相信,早期診斷婦女宮頸癌的工作會得到更好的落實,從而進一步提高廣大婦女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