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是經安徽省衛生廳和滁州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置的全省第一所正縣級中西醫結合公立醫療機構,分別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滁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醫院資訊 > 冬季養生與健康
冬季養生與健康
時間:2012-11-09 11:38來源:求醫網
我國冬季的平均氣溫低于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加上冬季為“陰氣盛極”之時,養生尤為重要。
一、宜避寒防病:冬季是“閉藏”的季節,此時不宜擾動人體陽氣。“藏”就是養精蓄銳、保儲元氣。不宜外出活動太多,以養為主,多在室內活動,且量力而行。忌清晨就在寒風冷雪中鍛煉,可將原先的晨練改在上午或下午進行。宜在家中或陽臺上做操、打拳、原地跑步、小步跳舞、手轉健身球等。老人尤須“避寒防病”。
二、宜出汗少: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三、宜健腳板:健腳即健身。**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四、宜防犯病:冬季氣候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寒冷還刺激心肌梗死、中風的發生、使血壓升高和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病癥狀加劇。因此,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五、宜水量足: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一般每日補水仍不應少于至毫升。
六、宜調精神:冬天確實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冬天改變情緒的較好方法就是活動,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七、宜空氣好: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10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或在室內放一臺負離子發生器,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八、宜粥調養:冬季飲食忌過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九、宜早睡: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勤排痰也是冬季養生的好方法。勤排痰可及時清除侵入呼吸道的污染物,保持肺部的清潔衛生,進而減少血液污染。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相當多的疾病如過敏、中毒、癌癥乃至器官衰竭等,都與人體血液遭受污染有關。因此,勤于排痰,凈化肺部與血液,可有效地保護人體少受或不受疾病之害。
另外,排痰時的咳嗽動作可以鍛煉人體的心肺功能。人到中老年,心臟多有某種程度的衰弱,每天有意識地咳嗽幾分鐘,可增強心臟功能,無疑有助于延年益壽。
下面介紹幾種排痰方法:
主動咳嗽法:每天清晨或傍晚,選擇空氣清新之地,做“咳嗽運動”。做法是:先深吸一口氣,吸氣時緩緩抬起雙臂,然后突然咳嗽,并迅速垂下雙臂,迫使氣流從口、鼻噴出,將侵入呼吸道的污染物以痰液的形式咳出。如此反復做1 0次。在每次咳嗽的間歇期做幾次正常呼吸,以防過度換氣。
潤喉法:咳嗽前喝幾口溫開水,或者含漱一會兒,利于痰液咳出。
蒸氣吸入法:倒大半杯白開水(較好用保溫杯;水溫在7 0℃左右),將鼻子對準杯口,吸入水蒸氣后再呼出,持續2 0分鐘,水變涼了再換水。目的是稀釋痰液,便于咳出。
捶背排痰法:側臥,臀部墊高1 5度,頭部去枕或略低,請他人用手半握拳拍擊或捶打背部的左、右側或左、右側上方,通過震動迫使痰液咳出。
體位排痰法:罹患支氣管擴張癥,其病變位于肺臟下葉者,睡姿可取臥位,頭低腳高臉朝下;肺膿瘍患者宜取側臥位,使病灶轉向上方,利于膿液引流而咳出:其他患者則應經常變換體優,以利于不同肺葉中分泌物的引流,切不可固定一種睡姿。
此外,冬季亦有四忌:
1、忌夜間憋尿:冬季夜長,有些人就寢后因怕冷而長時間憋尿,而影響下半夜的睡眠。高血壓的老人憋尿還可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緊張,導致血壓升高。
2、忌門窗緊閉:經測定,寒冷季節有害氣體密度**的地方不是工廠和馬路,而是門窗緊閉的居民家中。這才要來自燃料煙霧、塵埃及人體自身。新居的墻體和新家具散發的有害化學物質也十分嚴重。
3、忌蒙頭睡眠:冬夜寒冷,許多人因怕冷而將頭縮進被窩。被窩里空間小,含氧量有限,且流通不暢。時間稍長就會導致空氣混濁,氧氣稀少。在這樣的環境下睡覺會出現胸悶、惡心、出虛汗、易驚醒,導致睡眠質量差,次日起床仍感到頭昏腦脹。
4、忌飲酒御寒:飲酒后渾身發熱,許多人便卵酒御寒。殊不知,“渾身發熱”是暫時的,一旦酒精作用過去,由于能量的消耗過大,反而更加感到寒冷和倦怠,“飲酒御寒反更寒”,道理就在這里。
最后,附上《黃帝內經·四季調神大論》有關冬季養生的箴言,望大家銘記于心: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譯文:冬季的三個月,是萬物閉藏的季節,呈現水冰地裂的寒冷景象。這時人們要適應冬季的特點,應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使精神內守伏藏而不外露,好象有個人的隱秘,嚴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了渴望所得到的東西,把它秘藏起來一樣。要躲避寒冷,求取溫暖,不要使皮膚開泄而令陽氣不斷地損失,這就是與冬氣相適應的保養藏氣的道理,若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傷腎氣,到來年春季就要得痿厥一類的疾病,以致供給春天生發之氣的力量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