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正骨醫院位于泉州市刺桐西路南段,系福建省成立最早的中醫骨傷專科醫院。醫院始創于1955 年, 1962年正式掛牌,現擁有數字化信息辦公... [ 詳細 ]
降壓藥不宜睡前服用
時間:2012-11-10 21:27來源:求醫網
高血壓病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這些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存在腦動脈硬化,在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基礎上,血管內膜受損時非常容易形成血栓。如果高血壓病人在入睡前服用較大劑量的降壓藥則很有可能發生腦血栓形成。原因是因為血流速度減慢,血壓下降是腦血栓形成的兩個重要因素。睡眠時,血壓明顯降低,血流緩慢。在夜間,尤其在慢波睡眠期,腦活動明顯降低,代謝緩慢,因此腦血流更加緩慢,血中的某種凝血成分(如血小板、纖維蛋白等)很容易附著在粗糙的發生粥樣硬化的動脈的內膜上,積聚成血凝塊,將血管堵塞,導致辭腦血栓形成。
很多高血壓患者有晚上睡前服降壓藥的習慣,他們往往是擔心晚上睡著后血壓突然升高發生意外,或以為服藥后血壓下降,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覺。而心血管專家認為這樣做更容易發生腦血管意外。服用降壓藥物的較好時間是上午7時半和下午2時半。
由于人體有晝夜節律的變動,當人體處于睡眠狀態時,血壓一般可自然下降20%,而且以睡后2小時最為明顯。許多降壓藥物的血藥濃度是在服藥后2小時達到高峰值,若病人在睡前服藥,兩者的作用合在一起,就容易導致血壓驟然下降,并出現腦缺血。這對中老年人而言,易使血液凝集成血栓,加上血管硬化、管腔變窄,從而容易發生腦梗死,導致病人失語、失明、偏癱等腦血管意外。
臨床24小時連續血壓監測觀察結果表明,人的血壓是不穩定的,每日以上午8至11時、下午3至6時血壓最高,所以服用降壓藥物的較好時間是上午7時半和下午2時半,也就是在血壓高峰期前半小時,相比一日3次服藥,中風發生率可減少1至2倍。
高血壓病人睡前服用降壓藥使血壓降低,在入睡后血壓會進一步降低,這種情況下極易形成血栓。所以,睡前盡量避免使用降壓藥物。另外要隨時測量血壓,勿使血壓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