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中醫(yī)院是一所集醫(yī)療、科研、教學、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全市最大綜合性中醫(yī)醫(yī)院。醫(yī)療服務(wù)范圍覆蓋全市九縣二區(qū)及鄰近市縣,是河南省中醫(yī)...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駐馬店市中醫(yī)院 > 醫(yī)院資訊 > 多吃清熱、利濕食物
多吃清熱、利濕食物
時間:2012-11-12 15:29來源:求醫(yī)網(wǎng)
夏季養(yǎng)生秘訣
進入5月后,明顯升高的氣溫,強烈的陽光讓夏天的氣息撲面而來。在這個炎熱的季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陽氣外發(fā)。從中醫(yī)角度而言,此時要順應自然,注意養(yǎng)生。飲食方面,要“省苦增辛,以養(yǎng)肺氣”,苦味食物不要食用過多,而多吃辛味食物,后者有助于補益肺氣。另外,還須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
據(jù)五邑中醫(yī)院名中醫(yī)杜發(fā)斌主任介紹,烈日酷暑,暑易傷心,易傷脾胃,因為人體受到暑邪的侵襲后,往往汗出過多,造成津液耗傷,于是氣隨津泄,易導致心慌、氣短、煩躁和失眠等。“這個季節(jié)人們要重視飲食調(diào)養(yǎng),因為氣溫過高,胃的分泌功能減弱,會造成食欲不振。如果飲食不當,更易損傷脾胃陽氣,進而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杜主任說。
針對夏季的常見疾病以及飲食調(diào)養(yǎng),杜主任提出了詳細的建議。
1 夏季常見疾病
杜發(fā)斌主任指出,夏季如果調(diào)養(yǎng)不當,常常發(fā)生傷暑、中暑、冒暑(又稱夏季感冒)等疾病。傷暑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汗多、心煩、胸悶、納差、惡心欲吐、尿少而黃、舌質(zhì)紅等癥狀,可用祛暑湯進行治療。祛暑湯:西洋參15克、西瓜翠衣30克、荷葉(鮮)或荷梗30克等同煲。
而中暑的表現(xiàn)癥狀是高熱、大汗淋漓、胸悶、煩躁、頭痛頭暈、口渴,重者會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等。對中暑的病人立即實行急救,把病人移到通風陰涼處,讓病人平臥,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掐人中穴,補充水分等。
冒暑(又稱夏季感冒)是由于室內(nèi)與室外氣溫相差太大。如果頻繁進出房間,忽冷忽熱使腦部血管反復舒縮而引起。冒暑大多發(fā)生在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身上。為了預防冒暑的發(fā)生,要適當?shù)卣{(diào)整空調(diào)的溫度,使室內(nèi)外溫差不超過7攝氏度,還可通過多喝白開水或淡茶水來進行預防。
2 清熱、利濕食物是夏季養(yǎng)生優(yōu)選
杜主任認為,根據(jù)夏季的氣候特點,飲食調(diào)養(yǎng)重在滋養(yǎng)脾胃陽氣,此時可以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物,其中苦瓜、青瓜、西紅柿、烏梅、西瓜、桃、綠豆均是很好的選擇。
推薦食物之一:苦瓜
杜主任告訴記者,苦瓜的不同做法可以發(fā)揮不同的作用。可用苦瓜做成涼茶,清火解暑。做法為:將苦瓜切成片,鹽腌片刻,再加以肉糜,用蒜頭、豆豉或黃豆同煎,色美味鮮。還可用苦瓜加茶葉做成茶飲,治中暑發(fā)熱。做法:用鮮苦瓜一個,截斷去瓤,納入茶葉,再懸掛通風處陰干。每次5-10克,水煎或泡開水代茶飲。如果煩熱、口渴,也可用鮮苦瓜一個,剖開去瓤,切碎,水煎服。另外,治療急性痢疾,可用鮮苦瓜一個,搗爛如泥,加糖適量,和勻,兩小時后將水濾出,一次冷服。
推薦食物之二:黃瓜
《本草求真》里說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清熱利水”。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它含的纖維素非常嬌嫩,這在促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膽固醇方面均有一定作用。生用或涼拌為佳,加上大蒜和醋,不但好吃,還可殺菌,可防止腸道疾病。
推薦食物之三:西紅柿
西紅柿不但供食用,亦可作為藥用。中醫(yī)學認為它味酸甘、性平,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解暑止渴的作用,適用于中暑、高血壓、牙齦出血、胃熱口苦、發(fā)熱煩渴等癥。
推薦食物之四:烏梅
盛夏之際,烏梅湯是較好的家庭飲品,老少皆宜。烏梅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結(jié)核、綠膿桿菌及各種皮膚真菌有遏制作用。烏梅還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收縮膽囊,促進膽汁分泌,并且它還能抗蛋白過敏,另外,烏梅還能有效地分解肌肉組織中的乳酸、焦性葡萄酸,使人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對于肩膀常酸疼的老人,多飲烏梅汁,還能治病健身。
推薦食物之五:綠豆
綠豆具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更可貴的是綠豆具有解毒功效。
夏天,工作和勞動之余喝一碗綠豆湯,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
夏季常用藥粥
養(yǎng)生家們認為,早、晚喝粥大有好處,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yǎng)身體。
赤豆粥:補腎消水腫、治腳氣,腎功能較差的人較好多食用;
荷葉粥:解暑熱,清胃潤腸,止渴解毒,可治嗓子痛;
蓮子粥:健脾和胃,益氣強志,對腹瀉、失眠、遺精、白帶多等均有療效;
百合粥:潤肺止咳、養(yǎng)心安神,最適合肺陰不足的老年人食用;
冬瓜粥:利水消腫,止渴生津,并有降血壓作用;
銀耳粥:生津潤肺,滋陰養(yǎng)肺,可治療高血壓和慢性支氣管炎;
荷葉冬瓜粥:新鮮荷葉兩張,去皮冬瓜250克,粳米30克。粥成后加白糖適量,早、晚服用。冬瓜可清熱生津、利水止渴,而荷葉具有清熱解暑之功效。
蠶繭山豆粥:蠶繭10只,紅棗10只,山藥30克,糯米30克,白糖適量。先將蠶繭煎湯500毫升,濾液去渣,再將紅棗去核,山藥、粳米加入煮成稀粥,早晚各服一次。蠶繭止渴解毒,山藥、紅棗能健脾和胃。
益氣清暑粥:西洋參10克,靈芝3克,北沙參10克,石斛10克,知母5克,粳米30克。先將北沙參、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鐘,去渣留汁備用。再將西洋參,靈芝研成粉末,與粳米加入藥汁中煮成粥,加白糖調(diào)味,早晚服用。
夏季常用湯方
翠衣飲:將西瓜皮洗凈,加水煎煮約10分鐘取汁,再加入適量蜂蜜、白糖等代茶飲用,可起生津止渴,清熱解暑之功效;
三鮮飲:鮮竹葉、鮮荷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約10分鐘取汁,再加入適量蜂蜜代茶飲用,可起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功效;
香薷飲:香薷10克、厚樸5克,用剪刀剪碎,白扁豆5克炒黃搗碎,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嚴溫浸一小時,代茶頻飲。每日二次,對于夏季感冒,以發(fā)熱、頭沉、倦怠、吐瀉為主癥者,效果較好。
三仙飲:金銀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蠶豆30克,加水煎煮,以蠶豆煮熟為度,飲汁食豆,有消暑健身,清熱解毒的作用,尤宜用于伏天好生痱子、瘡癤者。
五豆湯:取綠豆、赤白小豆、黑豆、白扁豆各適量,生甘草10克,煮沸涼后代茶飲。本湯營養(yǎng)豐富,味道甜美,既可補充鹽分,又能清暑解渴。
三花飲: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凈后以沸水沖泡,加蓋稍冷后當茶飲,有消暑解熱、芳香開竅,去心胸煩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