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縣人民醫院為二等甲級綜合醫院(正科級),又名羅生特醫院。擔負著全縣人民群眾的防病、治病、科研、教學等工作。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 [ 詳細 ]
腰椎管狹窄癥的影像學檢查表現
時間:2012-11-14 10:46來源:求醫網
腰椎管狹窄癥的影像學檢查主要有X線檢查和CT檢查。X線片檢查又包括腰椎正側位片和椎管造影。
1、X線片檢查
(1)腰椎正側位片 正位片:椎體骨質增生。兩側關節突關節增生、肥大,關節面的方向接近矢狀位。椎弓根增粗,椎弓根間距變窄,椎板增厚,密度增高。 側位片:椎間隙狹窄,椎弓根變短,椎弓及關節突關節骨質增生,密度增高,椎體滑脫。(2)椎管造影 正位片:脊柱呈節段性腰椎狹窄,甚至部分或全部受阻。完全梗阻時,斷面呈梳齒狀。 側位片:脊柱較細,當前后徑小于或等于8毫米時即可診斷為腰椎椎管狹窄癥。
2、CT檢查 做CT檢查可顯示椎體后緣骨質增生呈骨唇或骨嵴,椎管矢徑變小;關節突關節增生肥大向椎管內突出,椎管呈三葉形,中央椎管、側隱窩部狹窄,黃韌帶肥厚等征象。
腰椎管狹窄是脊柱退行性疾患中的常見病,隨著年齡增長和影像診斷技術的發展,發病率明顯增多。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本文就近年來國外治療進展做一綜述。
非手術治療
以往,對有癥狀的腰椎管狹窄多主張行早期手術治療,因為認為該病總是進展性的,然而,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應先行一階段保守治療后再確定是否需行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用藥、改變活動方式、應用支具和硬膜外激素封閉。哪一種方法也未能證實肯定有效。非類固醇抗炎藥除減輕神經受壓所致的炎性反應外,還具有止痛效果。這類藥物應用較多,但尚未見到治療腰椎管狹窄獲得確切療效的研究。撲熱息痛影響肝腎功能,非類固醇抗炎藥可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也影響肝腎功能,用藥時應注意。經雙盲交叉對比研究結果表明,肌注降鈣素(Calcitonin)可減輕疼痛,增加行走的距離。
治療腰椎管狹窄較有效的理療方法是拉力(stretching)療法、腰肌強度鍛練和無氧健康訓練。騎靜止的自行車對有些病人很有效,這種鍛練腰呈屈曲位,多數病人能耐受。用馬具設計的踏車行走鍛練,因腰椎不受力,故對腰椎管狹窄的病人也很有用。用于軟組織理療的方法較多,包括:熱療、冰療、超聲、按摩、電刺激和牽引等方法,雖較常用,但對腰椎疾患的療效尚未得到證實。然而,對輔助腰椎活動和進行更強的理療做準備還是有益的,鍛練和理療較安全,可延遲手術治療,鍛練可改善病人全身情況,即使不減輕癥狀,也有利于更好地接受手術治療
腰圍保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以減輕疼痛,但應短期應用,以免發生腰肌萎縮。
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腰椎管狹窄的方法仍有爭議,一般認為,用于治療根性痛的療效較差。Cuckler等人前瞻性研究了一組病人,用于減輕根性疼痛,經雙盲交叉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在對照組(硬膜外注射生理鹽水)與實驗組(硬膜外注射激素)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Rosen等人回顧性研究了一組應用硬膜外激素治療的病人,60%疼痛癥狀短期有減輕,僅有25%疼痛癥狀長期有減輕。
Derby等人研究的結果表明,對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反應好,其手術治療也取得滿意的效果,對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反應差,其手術治療也未取得滿意的效果,對根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