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七醫院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始建于1938 年,是一所集預防、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
... [ 詳細 ]
國內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七醫院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始建于1938 年,是一所集預防、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
...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14 12:46來源:求醫網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有關育齡婦女和孕婦X線檢查的防護原則和措施。
本標準適用于育齡婦女和孕婦實施X線檢查的一切實踐活動。
2 引用標準
GB 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
GB 醫用診斷X線衛生防護標準
3 術語
育齡婦女:指生理上處于具有生育能力年齡階段的婦女,其年齡范圍規定為15~49歲。
4 總則
4.1 保障育齡婦女、孕婦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必須使受檢者的照射劑量降低到合理的最低水平,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4.2 限制對育齡婦女進行X線普查,如X線透環、乳腺X線攝影等,降低集體受照劑量。嚴格控制對孕婦進行腹部X線檢查,以減少胚胎、胎兒的受照危害。
4.3 對臨床醫師、放射科工作人員和計劃生育透環員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使其充分認識貫徹本標準的必要性。本標準的貫徹執行由各地放射衛生防護部門負責監督。
5 臨床醫師及有關人員應遵守的原則
5.1 臨床醫師對就診的育齡婦女、孕婦必須優先考慮選用非X線的檢查方法,根據臨床指征確實認為X線檢查是合適的檢查方法時方可申請X線檢查,并應盡量采用X線攝影代替X線透視檢查。
5.2 對有生育計劃的育齡婦女進行腹部或骨盆部位的X線檢查時,應首先問明是否已經懷孕,了解月經情況,嚴格使檢查限制在月經來潮后的十天內進行,對月經過期的婦女,除有證據表明沒有懷孕的以外,均應當作孕婦看待。
5.3 婦女妊娠早期,特別是在妊娠8~15周時,非急需不得實施腹部尤其是骨盆部位的X線檢查,原則上不對孕婦進行X線骨盆測量檢查,如確實需要也應限制在妊娠末三個月內進行,并在醫囑單上記錄申請此項檢查的特殊理由,經有資格的放射科專家認同后方可實施。
5.4 孕婦分娩前,不應進行常規的胸部X線檢查。
5.5 避免對育齡婦女、孕婦的重復X線檢查。
6 放射科工作人員(醫師和技師)應遵守的原則
6.1 放射科工作人員接到育齡婦女、孕婦的X線檢查申請單時,首先要進行審查,對末次月經、妊娠情況填寫不清的應詢問清楚并根據患者病情主動與臨床醫師磋商決定是否進行下腹部X線檢查。如確認沒有必要做X線檢查時,有權退回X線檢查申請單。
6.2 必須熟練掌握服務技術、放射防護知識,并針對育齡婦女、孕婦生理特點制備足夠鉛當量的各種適用的屏蔽物。
6.3 應用于育齡婦女、孕婦檢查的X線機必須符合GB 的要求。
6.4 制定出較好X線檢查方案,選擇較好的投照條件或攝影條件組合,以減少受檢者的受照劑量。
6.5 根據診斷需要,嚴格進行射線束的準直,限制照射野范圍,并對非受檢部位(特別是孕婦的下腹部)采取有效的屏蔽防護,以減少不必要的照射。
6.6 透視前,做好充分的暗適應,以縮短曝光時間,在不影響診斷的前提下,選用高電壓、低電流、厚濾過、小射野的透視條件。
6.7 在進行X線檢查時,應使受檢者采取正片的體位,以減少眼睛、甲狀腺、乳腺、卵巢等放射敏感器官的受照。
6.8 盡量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如影像增強器、稀土增感屏和與其匹配的X線膠片。
6.9 做好X線檢查的質量保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重復照射。
7 特別X線檢查
7.1 宮內節育器的X線檢查
7.1.1 帶節育器(簡稱帶環)的婦女,在有出血、感染、腰疼等異常情況或懷疑節育器脫落時,應首先進行婦科、超聲波檢查,在上述檢查不能確診時,方可進行X線檢查,避免無臨床指征的X線檢查。
7.1.2 對婦女節育器的X線透視(簡稱X線透環)檢查,應逐漸過渡到腹部X線平片檢查,并應用鉛屏蔽物將曝光范圍局限于盆腔部位。
7.1.3 嚴格限制對帶環婦女進行X線透環檢查的頻率,在帶環后第一年不得超過兩次,以后每1~2年不得超過一次。
7.1.4 X線透環檢查時,禁止育齡婦女在X線機房內排隊等候檢查。
7.1.5 農村計劃生育透環員必須經過放射防護知識與X線檢查技術的培訓與考核,取得合格證后方可從事X線透環工作。
7.1.6 攜帶式小型X線機必須進行防護改裝,達到GB 的要求后方可應用于計劃生育透環工作。
7.2 乳腺X線檢查
7.2.1 避免對無臨床癥狀的育齡婦女進行乳腺X線健康檢查,對50歲以下婦女除有乳腺癌個人史、家族史或其他高危險因子適應癥外,不宜作定期乳腺X線普查。
7.2.2 嚴格掌握乳腺X線檢查的適應癥,對年輕婦女特別是20歲以下的婦女,更應慎重使用乳腺X線檢查,婦女懷孕期間不宜進行乳腺X線檢查。
7.2.3 應避免對乳腺進行重復X線檢查。
7.2.4 在進行乳腺X線檢查時,應注意對育齡婦女眼睛和甲狀腺的防護。
7.2.5 乳腺X線診斷必須由受過專門訓練的放射科醫師承擔。
7.2.6 不應使用一般醫用診斷X線機進行乳腺X線檢查,應使用專用軟X線裝置如鉬靶X線機等并配合先進技術和稀土增感屏進行乳腺X線檢查,使一次檢查乳腺中心部位的最大劑量當量不高于10mSv。
7.3 子宮輸卵管造影
7.3.1 嚴格掌握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的適應癥,減少不必要的照射。
7.3.2 該項檢查要限制在月經凈后5~10天內進行。
7.3.3 盡量避免重復X線檢查。
7.3.4 在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后三個月內應避免妊娠。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衛生部提出。
本標準由勞動衛生研究所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桂榮、杜宏濤、陳少平、劉戈。
本標準由衛生部委托技術歸口單位衛生部工業衛生實驗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