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婦幼保健院始建于1951年,1985年撤所建院,當時為全省首家縣級(市)婦幼保健院,是慈溪單獨一家集醫療、科研、教育、培訓、預防、保... [ 詳細 ]
訓練寶寶自己吃飯的較好時機是1歲
時間:2012-11-15 10:36來源:求醫網
讓寶寶愛上吃飯 家長要有耐心和技巧
寶寶不好好吃飯一直是爸爸媽媽們頭痛的問題。春節這段時間,寶寶的飲食不規律,再加上吃了一大堆的零食,更加不愿意好好吃飯了。如何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寶寶愛上吃飯?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專家給大家支招。
兩三歲的孩子只愛某類食物不一定是偏食
門診有個3歲的孩子來就診,說是最近吃飯變得不乖了,一桌子的飯菜,就只挑自己喜歡吃的,愛吃的河蝦一個人能吃下一大碗。遇上不對胃口的菜,寧愿餓肚子也不去碰。實在餓得不行了,會滿屋子找零食。爸媽發愁了:小小年紀,厭食、偏食,營養不夠怎么辦?
不過,像這樣的情況一般不會診斷為厭食、偏食,兩三歲的孩子在短時間內愛吃某樣特定東西是正常的,家長們不必擔心這樣會造成孩子的營養不均衡,營養均不均衡要長時間來衡量。家長們要適當引導與鼓勵,過段時間,孩子的偏好會轉移到其他食物上去。比如每次吃飯時,餐桌上可以放1-2樣孩子喜歡吃的東西,再搭配一些他不太愛吃的東西。或者把愛吃和不愛吃的食物做成一種食物,引導孩子嘗試。
另外,給寶寶喂一種食物,不要因為喂了個四五次寶寶都拒絕,就斷定他不愛吃這類食物。有些孩子因為個人氣質與家庭環境的影響,對食物會特別挑剔,家長們要多嘗試,慢慢地讓孩子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讓寶寶愛上吃飯,要從小打基礎。當小孩子6個月大開始添加輔食時,口腔的感知功能開始發育,如果這個時候沒有訓練好寶寶的咀嚼功能,或者輔食添加沒有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寶寶以后也有可能會不好好吃飯。
你說寶寶不好好吃飯
不知你有沒留意他其實一直在吃東西
當你胃里的食物還沒有消耗完,你還吃得下東西嗎?每個人都有胃排空時間,胃里食物滿滿的,饑餓中樞沒有興奮,自然吃不下飯。很多家長說寶寶不好好吃飯,卻沒有留意到寶寶其實一直在吃東西。餓了吃點小餅干、巧克力,渴了喝些乳飲料,胃里裝了一大堆的零食,到了吃正餐的時候,當然不愿意好好吃飯了。
所以,家長們要讓寶寶養成定時吃東西的習慣,胃里的食物消耗掉了,再吃下一頓,沒到吃飯的點上,即使餓了也不要給他吃。有時間的家長還可以每天寫一寫寶寶的膳食日記,記錄他每天的食物攝入品種、數量和時間。
另外提供一個**秘方,可以讓不愛吃飯的小朋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家長要給孩子提供愉快的進餐場所,可以和孩子一起進餐,先讓孩子等待15分鐘,觀察大人們吃飯,看他在15分鐘內有沒有進餐的興趣,大人津津有味地吃飯,有些小孩子會去模仿。如果寶寶不好好吃飯,進餐時間超過半小時還沒吃完的話,干脆把飯菜收掉,等下一餐再觀察。當然,家里的零食要統統藏起來。兩個星期左右,孩子基本上可以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了。
缺鋅的確會引起厭食但要記住不能盲目補鋅
電視廣告上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孩子吃不下飯,補鋅是關鍵”。不少家長受廣告的影響,看到孩子吃不下飯,總想著買些補鋅制劑給孩子補補。門診有個孩子27個月了,體重只有20斤,有些瘦弱,胃口一直不是很好,飯菜只吃一點點,零食倒是挺喜歡吃,媽媽想給孩子補補鋅。
專家介紹,缺鋅的確會引起厭食,主要表現在食欲減退、味覺差、消瘦、生長發育緩慢等癥狀,甚至部分孩子無饑餓感,不主動進食、含飯,也會出現異食現象,喜歡吃頭發、紙屑、生米、墻灰、泥土等異物。
但一般來說,孩子如果喂養正常的話,不會缺鋅。母乳、奶粉中鋅含量也夠相應年齡段寶寶所需。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如果懷疑缺鋅的話,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做微量元素檢測,由專業醫生來判斷孩子是否要補鋅,究竟怎樣補,需要補多長時間。盡量不要購買市場上的“補鋅”產品,盲目為孩子補充,以免出現微量元素失衡,甚至出現“鋅中毒”的后果。
在治療和預防缺鋅的過程中,專家提倡從食物中攝取,因為食物中的元素以生態形式存在,各元素間有較好的比例關系,容易吸收。一般乳品、動物肉食、肝臟、海產品、菠菜、黃豆、葵花子、蘑菇、洋蔥、蛋類、花生、核桃、胡蘿卜、小麥等食物鋅的含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