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第三人民醫院位于金井鎮,是一所以醫療為主的縣級綜合醫院,創建于1965年,原名為“金井地區醫院”,1995年升級為“長沙縣第三人民醫院”... [ 詳細 ]
如何不讓家有“網蟲”?
時間:2012-11-16 10:24來源:求醫網
暑假來臨對許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很擔心的事情,因為孩子有許多時間是自由支配的,因為家長沒有很多時間去監管著他們,因為網吧到處都是,還因為網絡已經延伸到許多家庭。
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喜歡網絡,有些人甚至沉迷于其中,變成了“網蟲”。整天除了吃飯、睡覺,就坐在計算機前上網。學習不學、朋友不交、工作不找,對家里人也沒有任何交流。父母對他說什么都沒有用,給家庭造成了極大的痛苦,也給社會帶來了很多問題。防止“網蟲”的出現、減少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非常關注的問題。
要把防止青少年成為“網蟲”,要把已經成為“網蟲”的青少年從網絡中解脫出來,家長們首先要了解網絡對青少年生活的心理沖擊。網絡生活給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都帶來了一定的改變,心理上自然要受到沖擊。
(一)孤獨感的增加 過分沉迷于網絡是網蟲的特征,網絡的沉迷使得青少年與他人的直接交流明顯減少。雖然在網絡上得到很多信息,但他們的孤獨感卻逐漸膨脹。網絡的信息成為他們與外界、他人的單獨交流方式,信息、郵件成為了他們的精神支柱。網蟲和其他人一樣渴望著他人的關注,如果有人送來信息,或發來信件,網蟲都會十分開心。但單獨的依靠不是正常人能夠接受的生活。當沒有信息時,孤獨感油然而生,當孤獨爬滿所有心房的時候,網蟲們的精神生活就已經被無形的網絡網住,難以掙脫。他們常常把自己的電子信箱公開留在網上,卻容易被壞人利用,尤其是女青少年,被網友侵犯的案例已經觸目驚心了。
(二)自我迷失感的加劇 網絡給青少年的心理傷害還體現在自我的迷失感。網絡如信息的海洋,如果沒有即定的航標,就會迷失方向。由于心理的成熟度不夠,青少年很容易在網絡中迷失自己的角色,無法給自己定位。無法辨認真正的自我:一個現實生活中內向、不善言辭的人也許在網絡上非常幽默風趣,一個膽小怕事的人在網上也許是一個叱咤風云的俠客,有些互相認識的人平時見面并不怎么招呼,而到了網上很可能大開玩笑。網絡充分展現了人們性格中的另一面,但如果在網上生活過久,會逐漸迷失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角色。
(三)自我約束力的降低 在網絡不見面,平常不敢說的話可以說了,不能開的玩笑可以開了,不能做的事似乎也在網上可以實現了。因此,網絡充分地暴露、宣泄壓抑在人們心理深層的需要和欲望。但這種無謂的宣泄帶來的后果卻是自我約束力的下降,沉迷于其中,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就無法繼續。
要防止青少年成為網蟲,首先,家長要經常和孩子一起來**網絡生活可能會造成的心理傷害,讓他們認識到網絡生活的心理應激。其次,要讓孩子合理地理解網絡和現實生活的關系,網絡是一種工具,使生活豐富多彩的工具,但不是生活的全部。要讓孩子們清醒地認識到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不同,網絡不能代表生活的一切。網絡上雖然可以“隨心所欲”,但它沒有遵循現實世界人與人交往的規則,在實際生活中不能實現;要讓他們認識到人不能逃避現實。網絡上存在問題,可以隨時關機,可以不玩。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逃避存在的問題,會使自己的生活無法正常地進行下去;第三,網絡會使人失去許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失去人的社會價值(不光為自己,也為別人而活著);最后,道理的講述應該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要理解網絡,就事論事,才能夠讓青少年理解并接受。我有一個很成功的家長挽救“網蟲”孩子的案例,父親從網絡的特點入手,通過了解網絡的作用,給人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網絡中人的情感表達等等。了解之后,再利用網絡的聊天室和“網蟲”孩子聊天,了解他的心理狀況。回到現實生活中,再通過平等對話,解決了沉迷和合理使用的矛盾,使孩子從“網蟲”回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