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第三人民醫院位于金井鎮,是一所以醫療為主的縣級綜合醫院,創建于1965年,原名為“金井地區醫院”,1995年升級為“長沙縣第三人民醫院”... [ 詳細 ]
糖尿病自我保健的誤區
時間:2012-11-16 10:25來源:求醫網
誤區一:糖尿病人要盡量少吃,越少越好。
糖尿病人吃什么和吃多少,都有一定限制,不可以毫無顧忌地吃。這點肯怕都能理解和接受。但在眾多的糖尿病患者中,也常常有些患者為了使血糖控制得好一點,對主食(米飯、面條等)控制得過嚴,整日饑腸轆轆,處于半饑餓狀態,甚至完全不吃主食,僅以南瓜、蔬菜替代主食充饑,縮減飲食量的程度讓人嘆為觀止,過著幾近“苦行僧”的生活。這樣的做法雖然反映了患者積極對付糖尿病的決心和態度,但實際上并不正確。因為一個人活著的動力來源于我們的一日三餐,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6養要素各具功效,機體對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取都有一個基本的需求量。主食吃得過少,機體為了維持其基本生理功能和運動消耗,勢必不斷消耗脂肪或肌肉組織。久而久之,不僅比治療前更瘦了,嚴重者還會出現明顯營養不良和機體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其他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是以保證人體基本營養需要為前提的。
怎樣判斷你的主食控制得過嚴還是過松呢?有以下幾種情況:
1. 血糖控制良好(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時血糖),實際體重維持在理想體重(即身高-105)的上下10%波動,說明主食量基本合適,與運動量也是匹配的。
2. 血糖控制良好,但實際體重低于理想體重的10%,或本來體重不足,血糖控制后反比控制前更瘦了,說明了主食控制過嚴,已有營養不足。此時應適當增加主食,同時靠調整胰島素或降糖藥用量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3. 無論血糖控制怎樣,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10%,進食量限制應嚴格一些,同時增加運動,如仍效果不理想再調整胰島素或降糖藥用量。
4. 血糖控制不良,實際體重低于理想體重的10%,此時進食量限制應適當放寬,同時調整胰島素或降糖藥用量較積極。
總之,雖然限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一個重要舉措,但飯還是要吃的,關鍵是要把飲食療法、體育療法和藥物療法有機結合起來,掌握得法后,你甚至也不必把所有你愛吃的食物都統統拒之口外,吃飯的自由度會更大一些,同樣能達到控制血糖、保證營養、維持理想體重的目的。記住,患了糖尿病意味著再不允許肆無忌憚地猛吃,但你也大可不必因噎廢食。糖尿病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地生活和工作,這不僅需要毅力,也需要智慧。
誤區二:糖尿病人只要把血糖控制好就足夠了
糖尿病人為了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常常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糖尿病的自我保健是否成功并不只血糖這一項指標,還應包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壓、體重、血脂、運動和自我感覺這一系列的指標,因為這些指標相互影響和制約,反映出你的整體狀況,才能夠勝任作為你自我保健的“晴雨表”。如果你能每周至少測一次血糖、血壓,每月至少測一次體重,每季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和血脂,能做到每一次都符合要求,并且每天按計劃運動,自我感覺良好,還能夠很好地堅持記錄這些指標,這樣才意味著你糖尿病自我保健的成功,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糖尿病對身體帶來的危害。
誤區三:糖尿病人當然會出現情緒低落和無精打采,不必在意
糖尿病人血糖太高,會使人犯睏和無精打采,所以往往吃完飯就想睡覺,其原因就是由于飯后血糖太高。但是如果血糖基本控制后你仍有以下情形:即使不想睡的時候也打不起精神、睡眠規律紊亂、對以前很喜歡的活動突然了無興趣、食欲不振,以及喜怒無常、思維遲鈍,那么有可能患上了抑郁癥。其實像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病人,出現精神抑郁是比較常見的。這時很重要的就是坦誠地告訴醫生你的這些感受和變化,診斷抑郁癥的方法是很簡單的,而且治療的效果也大多很好,關鍵是要及早就診、及時診斷和治療。否則,長期的心情壓抑、情緒低落不僅會大大降低你的生活質量,還可能使你變得對以往曾十分努力的糖尿病各種治療和自我保健措施不再積極主動,糖尿病的治療效果也很難維持和鞏固。
相信經過你和大家的努力,高血糖給軀體帶來的危害以及給心靈帶來的黑暗一定會被燦爛的陽光所驅走,重新恢復健康的生理、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