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于2002年10月由天津市婦女保健所、天津市兒童保健所組建而成。
中心是市衛生局直屬的縣處級事業單...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 > 醫院資訊 > 影響胎兒和新生兒鐵營養的因素
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于2002年10月由天津市婦女保健所、天津市兒童保健所組建而成。
中心是市衛生局直屬的縣處級事業單...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15 17:18來源:求醫網
足月胎兒體內含鐵量約75mg/kg,其中大部分是在妊娠末三個月內增加的。總鐵量的75-80%存在于血紅蛋白中,10%分布在組織中的含鐵蛋白質內(如肌紅蛋白和細胞色素),另外10-15%為儲存鐵(如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隨妊娠期延長,胎兒的儲存鐵含量逐漸增加,在足月分娩時臍帶血清鐵蛋白濃度一般大于60μg/L。
出生后嬰兒的鐵需要量受造血開始的時間和機體生長速度影響。剛出生的一段時期內,沒有新的紅細胞生成,衰老紅細胞逐漸溶解,血容量擴張,使血紅蛋白降低30-50%。到6-8周時,血紅蛋白可降到100-110g/L。早產兒血紅蛋白濃度有時可低至60-80g/L,而且早于足月兒,發生于1-4周,稱為“早產兒貧血”。衰老紅細胞溶解后釋放的鐵(3.47mg鐵/g血紅蛋白)又被儲存起來,反映在生后一個月內血清鐵蛋白濃度的短時增高。足月兒的這些鐵儲存一般可滿足4-6個月的生長和造血需求,早產兒則需要早期的鐵劑增補。
即使在發達國家,育齡期婦女缺鐵率也較高。懷孕大約需要mg額外的鐵支持孕婦增多的紅細胞和增加的血容量以及胎兒、胎盤的生長。因此,不加干預的話估計有超過50%的圍產期孕婦缺鐵。其原因除了鐵攝入不足外,還有高膳食纖維、腸道寄生蟲等。
孕婦鐵缺乏,無論有無貧血,均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嚴重貧血(血紅蛋白小于60/L)的孕婦,一般均伴有臍帶血紅蛋白濃度降低,同時臍帶血清鐵蛋白濃度小于35μg/L,提示胎兒嚴重的鐵儲存耗竭和腦組織鐵缺乏。母體鐵蛋白濃度小于12μg/L會影響胎兒生長,鐵缺乏母親所生足月兒中有14%出生時鐵蛋白濃度低于35μg/L。輕、中度貧血的孕婦所生的嬰兒即使在出生時鐵還算充足,但整個嬰兒期都極易發生鐵缺乏,尤其是在6-12個月齡時。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IUGR)、孕婦吸煙和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是圍產期胎兒鐵缺乏的重要因素。它們的特點是宮內胎兒低氧和由此導致的紅細胞生成增多需要額外的鐵。妊高癥引起的IUGR,由于胎盤血管疾病和子宮胎盤血流不良導致胎盤鐵轉運降低。約50%的IUGR嬰兒出生時就缺鐵,臍帶血清鐵蛋白濃度低于60μg/L,肝臟、腦的鐵含量降低而血紅蛋白正常。嚴重時,腦組織的鐵含量可降低33%。吸煙造成胎兒缺氧的原因是一氧化碳和由于尼古丁、兒茶酚胺誘導的血管收縮所致的胎盤血流減少。胎兒缺氧刺激紅細胞生成增強,導致鐵儲存被過度消耗。吸煙孕婦的胎兒臍帶血血紅蛋白增加,而臍帶血和胎盤的鐵蛋白濃度下降。控制不良的妊娠糖尿病孕婦的胎兒存在高胰島素血癥,代謝率和耗氧量增加,刺激胎兒生成更多的紅細胞,導致對鐵的需求增加。妊娠糖尿病時,由于胎盤轉鐵蛋白及其受體結合部位的高糖基化,使它們的親和力降低,影響鐵的轉運。此外,妊娠糖尿病可能并發胎盤血管病,進一步限制鐵通過胎盤轉運。近65%糖尿病孕婦的胎兒(IDM)有圍產期鐵缺乏,即臍帶血清鐵蛋白濃度小于60μg/L。大約25%這樣的嬰兒臍帶血清鐵蛋白低于35μg/L,提示包括腦鐵在內的組織鐵已明顯不足。
早產是圍產期胎兒鐵缺乏的另一重要原因。體重低于g的早產兒有25%-85%缺鐵。早產兒缺乏妊娠后期蓄積鐵的過程,體內總鐵和組織鐵含量、血紅蛋白和血清鐵蛋白濃度均降低。出生后提前開始的造血、更快的生長速度、未補償的血液丟失、單一的母乳喂養和延遲且不足量的鐵補充使早產兒在24個月內都易患鐵缺乏。沒有外源性的鐵,早產兒的鐵儲存最多僅夠維持2個月。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在嬰兒9-12個月時篩查鐵營養狀況,6個月后(即15-18個月)進行第二次篩查。有缺鐵傾向的足月兒篩查時間可提前(如在6個月齡時)。早產兒在4月齡時應做鐵營養篩查。體重低于g早產兒2個月齡時血清鐵蛋白濃度小于50μg/L預示有缺鐵,因此,應在2個月齡時檢測血紅蛋白和鐵蛋白,而且在6個月齡之內每隔2個月該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