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創建于1953年,是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醫院。醫院擔負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總部...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國內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醫院資訊 > 乳腺癌發病九大高危因素
出停診公告更多>
2015年07月02日停診信息(上午)
病理科:王湛博
超聲醫學科:汪龍霞
超聲醫學科:溫朝陽
耳鼻咽喉科:張欣欣
耳鼻咽喉科:武文明
婦產科:趙恩峰
呼吸科:陳良安
內分泌科:竇京濤
普通外科:田文
消化內科:柴國君
消化內科:趙卡冰
心血管內科:鞏維如
眼科:彭廣華
2015年07月02日停診信息(下午)
耳鼻咽喉科:張欣欣
骨科:肖嵩華
骨科:周勇剛
口腔科:肖瑞
神經內科:陳彤
神經內科:張熙
神經外科:程東源
血液病科:達萬明
醫學心理科:劉尚軍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乳腺癌發病九大高危因素
時間:2012-12-11 16:04來源:求醫網
乳腺癌發病的確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不能用單一因素解釋乳腺癌的發生和發展,一般認為乳腺癌的發生與以下因素有關。
1.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月經初潮年齡小于12歲與大于17歲相比,乳腺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增加2.2倍。閉經年齡大于55歲比小于45歲者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兩個危險因素。
2.遺傳因素。有研究發現,如果其母親在絕經前曾患雙側乳癌的婦女,自身患乳腺癌的危險性為一般婦女的9倍,而且乳腺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現乳腺癌的平均年齡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當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險性為常人的3倍。需要強調的是,乳腺癌并不是直接遺傳,而是一種“癌癥素質”的遺傳,乳腺癌病人的親屬并非一定患乳腺癌,只是比一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要大。
3.婚育。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女性雖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歲以后亦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發生乳癌的危險為婚者的2倍。專家認為,生育對乳腺有保護作用,但僅指在30歲以前有足月產者。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哺乳對乳腺癌的發生有保護作用,主要是對絕經前的婦女。
4.電離輻射。乳腺是對電離輻射致癌活性較敏感的組織。年輕時為乳腺有絲分裂活動階段,對電離輻射致癌效應最敏感,而電離輻射的效應有累加性,多次小劑量暴露與一次大劑量暴露的危險程度相同,具有劑量-效應關系。原子彈爆炸時的幸存者中,患乳腺癌的比例明顯增加,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接受過胸部放療的,長大后患乳腺癌的機會也增加。
5.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較強的相關。有些公司職員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準,形成不科學的、不健康的“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習慣,結果導致乳腺癌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6.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領坐多動少,缺乏鍛煉,接觸陽光少。大多職業女性由于工作關系,長時間緊箍著乳罩,難得給乳腺“松綁”;還有些職業女性迫于工作的壓力或追求事業的成功,過著單身貴族或丁克族生活,不成家,不要孩子。這些因素都與乳腺病有關。
7.精神抑郁和過度緊張。據調查,性格內向,精神長期抑郁,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導致癌癥的重要因素。都市年輕女性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精神長期處于應激緊張狀態,導致情緒上的不穩定,不平和。這些精神因素與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加在一起對乳房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8.激素。乳腺癌與人體內分泌平衡失調有關系,在各種內分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研究結果表明,雌激素刺激乳房腺體上皮細胞過度增生,是造成乳癌的重要原因,常使用激素用品,婦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療可增加乳腺癌的發病危險。
9.藥物。有些藥物如降壓藥利血平、吩噻唑等及甾體類藥物有增加乳腺癌患病率的作用。有些保健品、護膚品、化妝品中含有致癌成分,在使用中也要特別慎重。另外,空氣中的有害成分,蔬菜、水果上的殘留農藥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