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大量流行病學研究,現已公認,吸煙作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可逆的。停止吸煙,危險程度迅速下降,戒煙后一年內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下降50%,戒煙2-10年發生冠心病危險性可降到與不吸煙者相似。
戒煙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值明顯增加,甚至與不吸煙者相似。如前所述,吸煙與血清HDL—C水平負相關,但停止吸煙一年,血清HDL—C可增至不吸煙者水平。需特別指出的是,被動吸煙者血清HDL—C水平也下降,TC水平也升高。對此應給予足夠重視。因此,戒煙不但利己,而且利民。
尼古丁可直接刺激血管運動中樞,并刺激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引起心率加快、末梢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這些均使心臟負擔增加,使血小板聚集率增加及循環中纖維蛋白酶原增加而致血液粘滯性增加。其次,煙霧中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比氧(q)與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高250倍,且一旦結合不易解離,使結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紅蛋白失去帶氧能力。
血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濃度過高時,可使氧濃度下降,組織供氧不足,動脈內皮損傷,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減少吸煙和少吃脂肪食物是降低冠心病發作的重要途徑。吸煙減少,可以降低血壓,血壓下降是對冠心病防治非常有幫助的。冠心病發病的規律往往是有跡可循的,一般在寒冷的日子,冠心病的發作就會有上升的趨勢,冠心病發病率高是因為寒冷刺激,神經興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循環血管收縮,就會消耗過大,引發心血管痙攣,就會引發冠心病的復發。所以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戒煙,才能更好的防止冠心病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