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始建于1928年,由愛國華僑和地方優秀人士為弘揚中山先生“天下為公,造福社會”的精神捐資興建而成。時任廈門大學...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醫院動態 > 血流動力學監測
血流動力學監測
時間:2012-10-28 15:32來源:求醫網
一、血流動力學監測目的
1. 提供可靠的血流動力學改變程度的指標,從而使患者得到及時、準確而合理的治療。
2. 有助于了解危重病人受損器官衰竭的原因和程度,總結治療效果,亦有助于發現需要緊急處理的病理變化。
二、血流動力學監測的分類
血流動力學監測分為 無創性血流動力學監測和創傷性血流動力學監測。無創性血流動力學監測不需要儀器或測量工具進入體內,可間接或直接從體表測出;創傷性血流動力學監測需使用儀器穿過皮膚、粘膜,與體內血管或器官直接接觸。
無創傷性監測 包括:心電圖及心率監測、血壓間接測定、氧飽和度監測、尿量監測、超聲心動描記和超聲血流測定。 創傷性監測包括: 有創動脈壓監測、中心靜脈壓監測、肺動脈壓監測。
三、無創傷性血流動力學監測
(一)心電圖及心率監測
心電圖及心率的監測需要有一臺多功能心電監護儀,通過心電監護的纜線和粘貼于病人體表的心電極片,而獲得心電信號,從而在心電監護儀上持續顯示心電圖的波型和心率變化的數據。
(二)無創血壓測定 (NIBP)
無創袖帶血壓計測定無創血壓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檢查方法。它可以監測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平均壓用來評估灌注,心臟、腦和腎臟的最基本灌注需求是血壓為 60mmHg 。平均壓 =( 舒張壓 DBP × 2 + 收縮壓 SBP)/3
影響血壓的因素有很多,如心排血量、循環血容量、周圍血管阻力、血管壁彈性、血液粘滯度等。
(三)脈搏血氧飽和度 SPO2
脈搏血氧飽和度是通過脈搏血氧監測儀 (POM) 利用紅外線測定末梢組織中氧合血紅蛋白含量,間接測得 SpO2。可反應組織灌注和紅血球的帶氧功能的指標。 SpO2 監測的正常值是 96~100% 。
(四)尿量監測
監測每小時尿量有助于分析周圍組織灌注情況。每小時尿量超過 0.5 ml/Kg 提示腎血流灌注良好。
(五)超聲心動描記及超聲血流測定
超聲心動描記是利用超聲波反射 , 觀察心臟大血管活動情況,有助于研究評價心腔大小、室壁厚度、瓣膜功能和異常室壁活動。超聲血流測定是利用超聲波用來測定血液成分流動方向及流速。
四、創傷性血流動力學監測
創傷性監測需要利用一條導管放進動脈或靜脈血管內,然后將血管導管與換能器相接,后者可將壓力轉成電信號,而顯示在監護儀上。壓力波型,收縮壓、舒張壓和平均壓均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