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雞市中心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917-3397644
- 【網址】www.bjzxyy.com
- 【地址】陜西省寶雞市姜譚路8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公立醫院改革“寶雞版”出爐
時間:2012-10-29 20:43來源:求醫網
7月21日,寶雞悶熱。市中心醫院住院大樓上懸掛著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標語,但患者趙牧(化名)和其他前來求醫的病人看不到他們希望的情景:與早先相比較,沒有降低藥費,看病費用也難言有明顯“實惠”,這家當地最大的公立醫院其運營方式一切如常。
即便如此,作為16個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從今年5月26日開啟的寶雞公立醫院改革之旅,還是顯露出一些實際步驟,這些步驟被指更偏向于“練內功”。
在省內的神木免費醫療、子長公立醫院改革名動國內的背景下,這個西部欠發達城市背負著大眾的高預期,試圖在不倚重財政政策的情形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行動,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中尋找必須圓場的空間。
2000萬是個遺憾
“馬鞍山市也是16個試點城市之一,人口為120萬,人家拿出了30個億,對方來考察學習的官員聽說我們今年投入2000萬元,吃驚地問:你們拿這一點錢怎么改?”7月20日,寶雞市衛生局一位官員對時代周報感嘆馬鞍山財力之雄厚,當地難以企及。
據熟悉內情的人士介紹,寶雞市原定今年先期投入5000萬元,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但財政投入又縮減至3000萬元,而等上了市政府常務會議,最后只落實了2000萬元,而現在這筆款項還沒有完全到賬。
公立醫院改革遭遇資金瓶頸,據介紹,這不是兜里有錢不愿意花所造成的,而是因為政府兜里沒有錢。
寶雞市地處關中平原西部,是西部工業重鎮、陜西省副省級城市,現下轄四區九縣,總人口376萬,2009年該市地方財政收入30.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6元。
寶雞市作為有代表性的城市開展試點,其公立醫院改革有著特殊的現實背景。
目前,寶雞市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共有48家,三級醫院5家,寶雞市中心醫院一直是市管醫院的“龍頭老大”。據悉,早在2003年開始,除了公共衛生服務等補助,當地財政不再給醫院投入一分錢,基本建設和大型醫療設備的購置多靠醫院自己貸款。目前,當地公立醫院都舉債經營,以位居次席的寶雞中醫院為例,該院仍背著4000萬元的債務。
而寶雞市在這輪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中成為“領頭羊”,并非自己爭取的,是省領導定好了的,因為醫療資源一直處于全省前列,這是“點了寶雞名”的主因。
實際上,此前,寶雞市對試點并沒表現出積極性,而是心有顧慮。“因為事關醫療體制改革成敗的公立醫院改革大家最為關注,寶雞的財力有限,擔心試點工作做不到位,怕影響整體評估。”寶雞市衛生局一位官員透露當初的心態。
不過,寶雞市被公布為試點城市之后,立即得到寶雞市的積極響應,今年5月,寶雞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實施方案誕生之初,衛生部副部長、衛生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協調工作小組組長馬曉偉表示,寶雞市的“方案”是目前國內試點城市中較好的方案。
按照寶雞市的試點“方案”,其試點核心目標充分體現了公益性,直接有具體可操作性的制度加以保障,但諸如財政補貼的范圍、改革以藥補醫機制中關于補償的措辭“原則而模糊”。
政府年度出資2000萬元,離“較好的方案”預期目標尚遠的財政投入,對厲兵秣馬準備大舉進行公立醫院改革的一些參與者而言,有不小的失望。“如果試點投入是2000萬,真的是個遺憾。”當地一位業內人士感嘆。
“這筆錢,建一個公立醫院檢查互認的信息化平臺都不夠,在我看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是政府責任的體現,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就是加大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有錢好辦事,無錢投入,改革會淪為花拳繡腿。”上述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表示。
據行業人員測算,僅僅把市管6家公立醫院的債務缺口予以補償,政府需投入的資金就不下2億元。若依照試點“方案”的補償范圍—對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補償、負責藥品加成政策取消后的補償等,政府財政明顯無力負擔過重的補償。
窮有窮的辦法
財政的尷尬,讓一些重點和難點環節上先行試點的內容,開始有所回避。“像一條船駛入了海里,哪里浪高,盡量繞開就行了。”當地衛生系統的一位人士如此形容已經試水的寶雞公立醫院改革。
公立醫院院長們普遍將改革的希望寄托于政府補貼。但是由于政府財政拿不出錢,寶雞的試點在啟動后擱置。雖然方案明確提出了對公立醫院基礎設施、大型設備購置、政策性虧損等投入,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專項補償,由于財政投入能力的約束,目前也沒有進行推進。
這使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的預期大打折扣,但在改革的主導者們看來,寶雞的公立醫院改革或許不可能完好,但必須是一次為欠發達地區探索、積累有益經驗的實踐。
寶雞市醫改辦主任鄧峰對時代周報表示,單靠政府的投入,假如醫院內部運行機制不提高、在效率和服務質量上不盡如人意,浪費太大,政府投入再多,也會被稀釋掉,緩解“看病貴”效果可能在老百姓身上體現不出來。
“即使寶雞脫離實際情況,愿意提供足夠的財政補助來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其能否向經濟收入水平差不多的同類地區公立醫院推廣,并不樂觀。”當地衛生局一位人士如此認為。
窮有窮的辦法。鄧峰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寶雞從能做到、能辦好的事情抓起,準備走一條自己的公立醫院改革之路。具體思路就是內部人所稱的“練內功”。
值得注意的是,寶雞公立醫院改革方案實施后,首先著手改良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將在市中心醫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已討論通過了實施臨床路徑的病種7個,力爭年底前在該院29個臨床科室中選擇62個病種開展臨床路徑管理,之后在市管醫院進行推廣。
規范臨床路徑讓患者治療疾病有了“標準路線圖”,限制了“按項目收費”模式下醫院傾向于“大處方”、“大檢查”的牟利傾向,鄧峰認為,和醫保的總額預付方式一樣,這是解決以藥養醫最簡單的方法。
7月22日,寶雞市舉行全市三級醫院“團隊式”幫扶啟動儀式,5個三級醫院與10個縣級公立醫院結成幫扶對子,支援縣級公立醫院發展。
“團隊式”幫扶是變過去單一技術支援為管理、技術、人才梯隊培訓等全面幫扶,這是寶雞市中醫院幫扶太白縣醫院的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成功案例,結合公立醫院改革,寶雞將這一經驗全面推廣,旨在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協作機制,逐步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均等化。
努力從最基層提供“價廉質優的醫療衛生服務”被寶雞看作體現公益性的關鍵,外界稱此為寶雞市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大亮點。但由于“團隊式”幫扶是無償免費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協作機制能否實現可持久發展?
“衛生幫扶是公立醫院應盡的職責,但要把它當作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個重要項目提出來,作為醫院來講,希望政府對這一塊補償到位,做不到整體補償,也要考慮專項的補償。現在的公立醫院都推向了市場,都在負債經營,院長也是按效益指標做考核,否則虧本的事怎么能合作愉快?”寶雞市某三級醫院的一位管理者對時代周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