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始建于193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曾先后榮獲“全... [ 詳細 ]
我院急診醫學科、皮膚科、臨床護理專業躋身國家隊
時間:2012-11-06 13:39來源:求醫網
日前,我院急診醫學科、皮膚科、臨床護理專業3個學科獲得2012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這是我院繼婦科、高血壓、心血管學科獲得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以來再次獲得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至此,我院共有5個學科邁入國家隊行列。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是由衛生部與財政部共同設立,旨在貫徹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神,引導公立醫院堅持公益性質,實現公立醫院改革目標,提高三級醫院醫療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國家重點專科代表著我國醫療技術和服務管理的最高水平,在醫療能力、醫療質量、服務管理等方面居于醫療服務體系的核心地位,是國家醫療質量管理、人才培養和技術推廣的基地。
自衛生部2010年啟動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評審遴選工作以來,我院 45個學科積極申報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我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申報工作,醫院以“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申報工作”為契機,大力加強臨床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建設,規范專科醫療服務,提高專科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強化學科帶頭人培養與學科團隊建設,廣泛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增加經費投入,明確建設目標和任務,專科建設工作得到了顯著增強。
急診醫學科
我院急診醫學科(急救中心)憑借出眾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成功入選2012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并獲國家項目資金500萬元,是自治區急診學科中單獨成功入選的學科。
急救中心是我院重要臨床科室之一,是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衛生應急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化學物質中毒救治基地、反恐怖醫學救援處置隊、不明原因疾病應急處置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急診質量控制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急救醫學研究所、衛生部專科醫師急診醫學培訓基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急診急救專科護士基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癥監護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目前已形成自治區規模最大、布局合理、設備先進、技術全面的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涵蓋院前急救、院內急救、重癥監護一體化的急救醫療服務體系。
近年來,在學科帶頭人薛克棟主任的帶領下,急救中心結合工作實際,將衛生部規范急診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加以細化,如何實現與120急救車的無縫銜接,如何快速建立綠色通道,如何確定卒中、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流程,急救中心都有了一套完整的規范。急救中心以“學科水平應是在高原上看山峰,而不是在平原上看丘陵”的理念,以先進的現代急救理論為指導,以“急診急救”為基礎,以“生命綠色通道”、“急診快速診斷”為亮點,以“危重癥、急性中毒、創傷、災害醫學、急診管理”五個亞專業為特色和發展方向,開拓創新,勇攀高峰,已形成規模化、制度化,工作有章程,技術有規范,科室管理井然有序,在臨床醫療中發揮了獨當一面的作用。急救中心先后榮獲“國內青年文明號”、“國內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
皮膚科
我院皮膚科(皮膚性病科)被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并獲得國家項目資金500萬元,這是全疆醫院中單獨獲此殊榮的皮膚性病專科。
皮膚性病科是我院重要臨床科室之一,創建于1959年,是目前自治區內集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的規模最大的皮膚性病專科,是新疆各地區皮膚性病醫師的重要培訓基地,是安徽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系科學和專業學位外培博士點和新疆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科學及專業學位博士點,是新疆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專業及石河子大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碩士授予點。2006年通過評審,成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臨床皮膚性病研究所。目前皮膚性病科設病房(包括北院病房)、門診(包括北院門診)及研究所,占地面積近3500平方米以上,現有總資產價值3000萬元以上的各類臨床診斷、治療及研究儀器和設備,為臨床診療及基礎研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近年來,皮膚性病科立足于臨床基礎研究,基礎研究緊密結合臨床,堅持以臨床為主,邊科研邊發展的原則,不等不靠、逐步深入,已發展成為亞專業齊全、醫療技術精湛、診療設備先進、科研實力強大的綜合性研究型皮膚性病科,在國內已有較高優秀度。目前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自治區科技攻關和重點科技項目1 項,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2項,新疆自治區衛生廳青年基金項目3項,院內課題5項,總資助金額230余萬。近十年,發表論文300余篇,主編專著4部,參編專著8部,參編繼續醫學教育教材5部。
臨床護理專業
我院護理專業榮膺2012年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并獲得國家項目資金200萬元。這是多年來我院護理團隊秉承“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管理科學化、護理人性化、培訓規范化、服務品牌化”為目標,全心全意為新疆各族人民提供熱情周到的優質護理服務取得的豐碩成果。
作為國內首批72家“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重點聯系醫院之一,深入落實“改模式、重臨床、建機制”的工作方向,通過科學設置護理崗位、實行崗位管理、對護理管理人員的多樣化培訓和護士能級培訓等方式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建設了人才梯隊;通過制定安全目標、進行流程再造、發揮三級質控功能等措施確保了護理質量;通過改革分工模式、落實責任包干、公示服務內容、垂直績效考評、加強患者評估、提供個性化健康教育、提供專科特色服務等方法為患者提供了優質護理服務。
近三年,我院不斷加大對護理信息化及教育科研的投入力度,已經實現全院應用移動護士工作站(PDA),成為西北五省首家推廣使用PDA系統的醫療機構,使我院護理差錯率降低8.23%,意外率降低17.31%。今年,我院護理實現了國家自然資助項目零的突破,成功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近五年,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98篇;出版專著21部;發明專利3項;國際項目2項、國家級項目2項、自治區級項目2項、院級項目30項,獲得經費支持1207.4萬元;榮獲國家級2項、自治區級5項、院級33項,開創了我院護理大發展的良好局面。
通過開展護理專項活動、開辦各種學習班、接受學習進修、下鄉、巡回醫療、對口支援、現場指導、教學查房、網絡醫療等途徑,加強對疆內協作單位的指導,把優質護理服務、護理專科建設、護理人才培養作為幫扶重點,促進全疆各級醫院護理的協同發展,贏得了基層醫院的信任,增加了自治區醫院的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