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
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暨廣州市性病防治監測中心,是隸屬于廣州市衛生局的市級皮膚病、性病專科防治機構,同時擔負廣州地區65個性病...
[ 詳細 ]
- 【類型】二級 / 專科醫院
- 【電話】020-83593472
- 【網址】www.gzpfs.com
- 【地址】廣州市恒福路56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關于印發2012年廣州市衛生科教工作計劃要點的通知
時間:2012-11-07 14:48來源:求醫網
2012年我市衛生科教工作以全面踐行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緊緊圍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任務,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健全制度、強化管理、創新機制、提升能力,推動我市衛生科教工作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增強衛生科技和教育在衛生事業發展中的**和支撐作用。
一、 進一步加強科研管理
根據《廣州市醫藥衛生科技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科研項目的實施過程監管及經費管理、結題驗收等工作。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在做好科研項目組織申報和立項工作的同時,重點抓好科研項目的實施過程和結題驗收的管理,采取切實措施,進一步扭轉“重申請、輕實施”的不良科研氛圍。
繼續完善“廣州市衛生局科教服務管理平臺”,利用信息系統進一步理順和完善項目申報、審查、評審、立項、實施、經費管理、結題等科教管理流程,提高衛生科教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
認真做好年度科研立項管理工作。根據《廣州市醫藥衛生科技項目管理辦法》,組織編寫《2013年度廣州市醫藥衛生科技項目申報指南》并開展項目申報評審立項等工作。做好國家、省、市科研項目申報的組織推薦工作。
加強科研項目中后期管理工作,推動科研項目結題驗收環節程序化、規范化。
加強科研成果管理。做好科研成果的鑒定和申報工作,推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
二、進一步加強重點專科(專項)建設
組織開展第三周期(2009-2011年)廣州市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專科建設的終期評估驗收。
組織制定《廣州市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專科建設方案(2012-2014年)》,修訂完善專科建設評估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市醫學重點專科發展策略和建設思路。
各區(縣級市)衛生局和市屬醫療衛生單位要切實加強領導,結合專科優勢和發展規劃,制定本地和本單位重點專科建設方案,集中力量擇優建設1-2個重點專科。
三、進一步強化在職醫學教育培訓工作
組織制定廣州市“十二五”繼續醫學教育規劃。加強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項目評審、項目執行和學分授予各環節的監督管理。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制定本單位“十二五”繼續醫學教育規劃,積極申報并開展各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組織好全體衛生技術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加大繼續醫學教育“送教下鄉”活動力度。完成年度學分要求,各單位繼續醫學教育年度學分達標率達到100%。
各單位要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全科醫師培訓臨床輪轉和社區實踐基地的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培訓組織實施和管理制度,繼續做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科醫師培訓和全科醫師培訓工作。作為培訓基地的醫院除了做好本院醫生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工作外,還應承擔基層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并幫助基層醫院培養專科醫師,接收全科醫師的臨床輪訓等。
根據市醫改辦《關于印發〈廣州市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穗醫體改辦〔2012〕5號)的要求,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和轉崗培訓。各區(縣級市)衛生局將經過培訓的全科醫生,按規定程序注冊為全科醫學專業執業范圍。實現城市社區每萬名居民有1-2名全科醫生,農村每個鎮衛生院有1名全科醫生的目標。
繼續做好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和對口幫扶地區與單位的衛生技術人員進修工作。
四、加強對外學術交流和合作
加強重點專科人才培養項目的管理。組織和督促各重點專科結合學科發展和隊伍建設的需要,選派技術骨干到國外本學科國際優秀的機構進行為期一年的進修培訓,培養學科的人才梯隊。
繼續與英國伯明翰大學合作,選派約20名社區衛生和公共衛生人才赴伯明翰大學進行為期3周的培訓學習,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提供社區衛生、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培訓和交流的機會。
繼續與香港大學合作,選派衛生管理和專業技術骨干全脫產1年赴香港大學修習公共衛生碩士(MPH)項目,為衛生系統培養高素質的公共衛生和衛生管理人才。
五、繼續統籌做好其他工作
加強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進一步健全相關管理要求,將病源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備案納入市政務中心統一平臺,建立實驗室管理數據庫,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加強對生物安全規范管理,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各單位要制定并落實病源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病源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備案工作。
積極開展醫學科學普及工作。認真落實《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方案》,利用“科技活動周”、“國內科普日”以及衛生行業紀念日,積極組織開展醫學科學普及工作,特別是針對社區和農村開展適宜技術推廣、健康教育等項目,提高全民醫學科學素質。
加強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工作。按照《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范》,進一步規范我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行為,配合衛生監督管理部門打擊“非法特需試管”等違法行為。
一、 進一步加強科研管理
根據《廣州市醫藥衛生科技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科研項目的實施過程監管及經費管理、結題驗收等工作。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在做好科研項目組織申報和立項工作的同時,重點抓好科研項目的實施過程和結題驗收的管理,采取切實措施,進一步扭轉“重申請、輕實施”的不良科研氛圍。
繼續完善“廣州市衛生局科教服務管理平臺”,利用信息系統進一步理順和完善項目申報、審查、評審、立項、實施、經費管理、結題等科教管理流程,提高衛生科教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
認真做好年度科研立項管理工作。根據《廣州市醫藥衛生科技項目管理辦法》,組織編寫《2013年度廣州市醫藥衛生科技項目申報指南》并開展項目申報評審立項等工作。做好國家、省、市科研項目申報的組織推薦工作。
加強科研項目中后期管理工作,推動科研項目結題驗收環節程序化、規范化。
加強科研成果管理。做好科研成果的鑒定和申報工作,推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
二、進一步加強重點專科(專項)建設
組織開展第三周期(2009-2011年)廣州市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專科建設的終期評估驗收。
組織制定《廣州市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專科建設方案(2012-2014年)》,修訂完善專科建設評估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市醫學重點專科發展策略和建設思路。
各區(縣級市)衛生局和市屬醫療衛生單位要切實加強領導,結合專科優勢和發展規劃,制定本地和本單位重點專科建設方案,集中力量擇優建設1-2個重點專科。
三、進一步強化在職醫學教育培訓工作
組織制定廣州市“十二五”繼續醫學教育規劃。加強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項目評審、項目執行和學分授予各環節的監督管理。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制定本單位“十二五”繼續醫學教育規劃,積極申報并開展各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組織好全體衛生技術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加大繼續醫學教育“送教下鄉”活動力度。完成年度學分要求,各單位繼續醫學教育年度學分達標率達到100%。
各單位要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全科醫師培訓臨床輪轉和社區實踐基地的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培訓組織實施和管理制度,繼續做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科醫師培訓和全科醫師培訓工作。作為培訓基地的醫院除了做好本院醫生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工作外,還應承擔基層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并幫助基層醫院培養專科醫師,接收全科醫師的臨床輪訓等。
根據市醫改辦《關于印發〈廣州市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穗醫體改辦〔2012〕5號)的要求,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和轉崗培訓。各區(縣級市)衛生局將經過培訓的全科醫生,按規定程序注冊為全科醫學專業執業范圍。實現城市社區每萬名居民有1-2名全科醫生,農村每個鎮衛生院有1名全科醫生的目標。
繼續做好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和對口幫扶地區與單位的衛生技術人員進修工作。
四、加強對外學術交流和合作
加強重點專科人才培養項目的管理。組織和督促各重點專科結合學科發展和隊伍建設的需要,選派技術骨干到國外本學科國際優秀的機構進行為期一年的進修培訓,培養學科的人才梯隊。
繼續與英國伯明翰大學合作,選派約20名社區衛生和公共衛生人才赴伯明翰大學進行為期3周的培訓學習,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提供社區衛生、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培訓和交流的機會。
繼續與香港大學合作,選派衛生管理和專業技術骨干全脫產1年赴香港大學修習公共衛生碩士(MPH)項目,為衛生系統培養高素質的公共衛生和衛生管理人才。
五、繼續統籌做好其他工作
加強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進一步健全相關管理要求,將病源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備案納入市政務中心統一平臺,建立實驗室管理數據庫,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加強對生物安全規范管理,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各單位要制定并落實病源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病源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備案工作。
積極開展醫學科學普及工作。認真落實《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方案》,利用“科技活動周”、“國內科普日”以及衛生行業紀念日,積極組織開展醫學科學普及工作,特別是針對社區和農村開展適宜技術推廣、健康教育等項目,提高全民醫學科學素質。
加強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工作。按照《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范》,進一步規范我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行為,配合衛生監督管理部門打擊“非法特需試管”等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