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急救、康復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和愛嬰醫院,擔負著全縣及周邊地區20余萬... [ 詳細 ]
記山丹縣人民醫院骨傷科護理部
時間:2012-11-15 16:15來源:求醫網
為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在醫院的統一要求下,護理部堅持利用每周晨會學習、服務查房等時機,抓好政治理論及服務學習;通過崗位練兵、每周護理操作抽查,強化了操作技能;針對自身學歷不高等現狀,積極鼓勵大家參加自考、電大等在職學歷教育。目前,11人中已有大學學歷1人、大專學歷6人、大專在讀3人,有10多篇論文被省級以上刊物登載。
職業道德創優秀
如今,護理工作的模式已由單純的疾病護理向生理、心理、社會,即整個人的全身心護理轉變。多年來,無論嚴寒三九,還是酷熱三伏;無論三更夜半,還是公休時間;也無論剛剛端起飯碗,還是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只要有需要搶救的急危重病人,所有護理人員總是第一時間趕到,從未耽誤過搶救時機。去年正月十五下午,高速公路繡花廟段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受傷近30人,其中重傷8人。接到消息后,正在值班的護士長當即安排在崗人員分組搶救,同時通知休息人員前來參與,前后也就10分鐘時間,11名護理人員全部到崗。經過十幾個小時的緊張搶救,至凌晨5時,受傷人員全部得以救治,護士們一臉疲憊,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平日里為無人陪護的病人、危重病人洗臉洗腳、端屎端尿這些連個別親屬都不愿干的事,在這里卻司空見慣。一位重型顱腦損傷、生命垂危的病人,深度昏迷20余天,護理部成立特護小組,對患者進行24小時監護,不僅為患者鼻飼、吸痰、擦洗,還全天候為其進行褥瘡護理,直至3個月后失語的病人說出“謝謝”二字。直到現在,每逢見到護士們,病人家屬還是控制不住感謝的淚水,久久拉住護士們的手不放。一位重癥病人情緒不穩定,吃藥嫌多、輸液嫌貴、檢查嫌花錢,還多次出言不遜,甚至罵罵咧咧,對此,護理人員耐心解釋,隨著患者的癥狀加重,經多次反復動員,最終確診為左髖臼后下緣粉碎性骨折,此時患者才真正體會到了醫護人員的良苦用心。不知有多少個節假日,護理人員拋下孩子、舍下父母,默默而又緊張地工作在護理一線。去年,11名護理人員加班加點達300多天,收到錦旗10面、感謝信35封。
護理工作上水平
去年,骨傷科共收治病人1390人次,搶救急危重病人3168人次。為更好地配合急危重病人的搶救,進一步提高重危病人的護理質量,該科率先開設了ICU重癥監護病室,詳細制定了ICU工作制度,保證了急危重病人的護理質量。同時,始終堅持做到“五個一”服務,即為患者準備一張干凈整潔的床鋪,送上一杯滾燙的開水,遞上一份細致詳實的入院宣傳材料,一聲問候在床前,一個微笑在病房。積極拓展人性化服務,創新服務理念,立足患者實際,堅持用輪椅將長期臥床患者推到花園、走廊散心,長期堅持為術后病人送上一碗溫馨的稀飯;每月召開一次工休座談會,護患雙方面對面交流;堅持對病人進行陪查陪護;病人入院時進行入院宣教,住院期間依據病情分期進行健康指導,出院后實行出院送別制,定期走訪聯系;為出院病人送上一束鮮花、一份連心卡,真正做到了將患者比家人,視患者如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