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第三人民醫院位于金井鎮,是一所以醫療為主的縣級綜合醫院,創建于1965年,原名為“金井地區醫院”,1995年升級為“長沙縣第三人民醫院”... [ 詳細 ]
關于加強院前急救網絡建設及“120”特服號碼管理的通知
時間:2012-11-15 17:13來源:求醫網
目前,國內許多地區建立了院前急救機構,開通了“120”急救電話,在應對災害事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搶救急危重癥病人生命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地方也出現了醫療機構爭搶或爭設急救電話,“120”設置不規范、多點落地、多頭管理等現象,嚴重影響了急救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為進一步加強我國院前急救工作,建立適應社會需求、比較完善的院前急救服務體系,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就院前急救網絡建設及“120”特服號碼管理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切實提高對院前急救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院前急救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和綜合服務能力的重要標志,對于發揮政府職能、樹立政府形象、保障群眾健康、促進社會發展等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通信管理局要充分認識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統籌兼顧、以人為本,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對院前急救工作和“120”特服號碼的管理。
二、科學規劃,合理配置衛生資源,組建院前急救網絡
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急救資源的管理,將組建院前急救網絡納入區域衛生規劃,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及急救服務需求、衛生資源等狀況,統一規劃、統一設置、統一管理,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則,科學組建院前急救網絡。
直轄市、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的院前急救機構,由衛生行政部門按照國務院轉發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規劃》要求,建立緊急救援中心,以緊急救援中心為核心組建院前急救網絡,使緊急救援中心能夠有效地統一指揮、調度院前急救工作。
原則上一個城市只建立一個急救中心(站);確因地域遼闊或交通不便等原因,直轄市、省會城市和地級市院前急救網絡未覆蓋的縣和縣級市,也可以建立一個獨立的急救站。急救中心(站)可單獨設置,也可依托轄區內醫療技術力量最強的綜合醫院設置,根據人口分布組建院前急救網絡,以縮短急救半徑,提高應急反應速度和能力。
三、規范院前急救機構設置,加強院前急救工作管理
衛生行政部門對院前急救機構實行屬地化、全行業管理,統一規劃、統一設置審批、登記注冊、校驗和執業監管。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批,任何機構、組織、個人等不得使用“緊急救援中心”、“急救中心(站)”的名稱,并從事院前急救工作。
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院前急救網絡規劃,對轄區內現有院前急救機構進行清理整頓。對于未經審批、擅自從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依法予以查處和糾正;對于不能勝任院前急救工作的機構,應當及時予以調整。
四、規范醫療急救電話號碼的設置,保證“120”電話安全暢通
“120”急救電話是院前急救機構受理醫療救援呼救、代表衛生行政部門協調、指揮醫療資源、應對災害事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工具,是人民群眾的生命線?!?20”號碼是院前急救單獨特服呼叫號碼,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任何醫療機構不得擅自設置任何其他形式的急救電話。已經設置的,如 “96120”、“995”等,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2個月內,由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和通信管理局予以關閉,并收回號碼資源。
各電信運營企業地方公司要在當地通信管理局的協調下,積極配合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規范“120”急救電話的使用,嚴格按照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落地定點單位名單,堅持“保證安全、技術可行、方便經濟”的原則,采用直聯或轉接的互聯方式接入到當地“120”急救電話受理點,嚴禁擅自將“120”急救電話接入名單之外的其他醫療機構;嚴禁為醫療機構設置除“120”以外的其他院前急救特殊服務電話號碼。各有關電信運營企業要密切配合,保證“120”急救電話的通信安全和通信順暢。
總之,對于院前急救網絡建設和“120”特服號碼的管理,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違規、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責任制。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和通信管理局要加強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造成嚴重后果的醫療機構和通信企業,要嚴肅查處其違規行為,并追究單位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