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瘙癢與皮膚的保健
時間:2016-08-22來源:求醫網
更年期由于激素水平變低,皮脂分泌減少,皮膚變得干燥,尤其在北方秋冬氣候干燥時更明顯,皮膚變薄、松弛失去彈性而引起瘙癢,最初瘙癢僅局限于一處(如小腿),進而逐漸擴展至身體大部甚至全身,瘙癢為陣發性,尤以夜間為重。由于瘙癢劇烈,患者搔抓可以引起皮膚上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等,有時還可引起繼發感染,發生膿皰、毛囊炎、癤子等。有時患者長期不能安睡,可有頭暈、精神憂郁及食欲不振等神經衰弱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如何減少或避免這些癥狀的出現,正確的皮膚養護對于更年期顯得尤為重要。
在皮膚尚未出現病態時,可以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可以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的營養,不用太熱的水洗澡,在干燥的季節減少洗澡的次數從而減少因皮脂的丟失而加重皮膚干燥的程度。同時可以選用一些油性的潤膚品保護皮膚,多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還要經常攝入一些粗糧、豆制品及補充機體所需的維生素A、C、E及各種微量元素,以保持皮膚的光澤滋潤。同時,適當的飲水及充足的睡眠對皮膚的保健也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及反復日光浴對老年人的皮膚養護有損無益,應盡可能避免。
如果皮膚已出現瘙癢,則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外,還要進行積極治療,外用些對癥止癢劑,內服抗組胺藥物起止癢作用,還可以加用性激素治療,但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根據病情可以配合中藥治療、浴療等物理治療。患者癥狀消失后,仍應重視皮膚的營養、護理和保健,調整好心態,健康愉快地歡度晚年。
【本文由北京華醫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更年期瘙癢與皮膚的保健的相關常識>>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