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如何檢查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時間:2015-02-09來源:求醫網
1、肌酸磷酸激酶(CK):顯著升高,數十倍至數百倍于正常值。在疾病早期甚至無癥狀期即可出現顯著升高。
2、肌肉活檢:提示肌營養不良樣改變,肌纖維大小不一,脂肪結締組織增生,可見肌纖維壞死和再生,肌活檢標本中可見散在嗜酸性肥大肌纖維,缺乏炎癥細胞浸潤。Dystrophin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呈陰性反應。
3、DMD基因檢查:DMD基因是人類比較龐大的基因之一,包括79個外顯子。基因突變的類型包括缺失、重復和點突變等。
大約65%的Duchenne肌營養不良和大約85%的Becker型肌營養不良是由DMD基因一個或多個外顯子缺失所導致的;6~10%的Duchenne和Becker肌營養不良是由DMD基因一個或多個外顯子重復所導致的。
經典的多重PCR技術可以檢測大約98%的基因缺失。MLPA(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可以用于全部外顯子缺失和重復的檢查。
4、超聲心動和心電圖:診斷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患兒應定期進行心臟方面的檢查,包括超聲心動和心電圖,以評估心臟功能。
查看更多關于臨床上如何檢查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