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胃腸息肉進行合理的臨床診斷
時間:2014-10-21來源:求醫網
大多數的胃腸息肉都是隱蔽生長的,而且一般癥狀都不太明顯,對胃腸息肉進行合理的臨床診斷應該優選內窺鏡檢查,如腸鏡、宮腔鏡等,其次可選擇彩超、CT等。胃腸息肉由于病理性質的類型不同,而臨床表現或有差異,但主要以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為常見癥狀。
胃腸息肉的臨床診斷方法介紹如下,請看具體介紹:
(1)家族性結腸息肉病:
①多有家族遺傳史,青少年發病較多。
②可無癥狀,或出現腹痛、腹瀉、血便或粘液血便、貧血、低蛋白血癥、低血鉀、腸梗阻等。
③結腸鏡檢查,息肉形態多樣,球形、梨形或有分葉,單個或多個,多有蒂,表面光滑或有糜爛滲血,病理活檢可以確診。
④X線鋇劑檢查可見充盈缺損。
(2)結腸息肉:
①便血或粘液便。
②可有里急后重、便包、或排便次數增多等。
③X線鋇劑灌腸可有充盈缺損。
④纖維腸鏡檢查,可見單個或多個腫塊。
⑤病理切片明確診斷。
(3)直腸息肉:
①大便帶血,色鮮紅、量不多,無自覺疼痛。排便時息肉可脫出,排便后還納。偶可見糞便上有勾槽,多見于兒童。
②肛指檢查可觸及圓形、質軟、有彈性、帶蒂或無蒂之大小不等,單個或多個腫物。
③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常可見腫物,并可采取活體組織明確診斷。
④X線鋇劑灌腸,可確定息肉部位及數目,可助鑒別診斷。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為胃腸息肉的臨床診斷方法,希望對患者朋友有所幫助。在此同時,應與內痔、結腸癌、直腸癌、十二指腸潰瘍、肛瘺等疾病相鑒別。
查看更多關于如何對胃腸息肉進行合理的臨床診斷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