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飲食的10條原則
時間:2015-02-09來源:求醫(yī)網
絕大多數(shù)脊髓炎患者是因為感染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發(fā)病的。本病多見于青壯年,起病急,常先有背痛或胸腰部束帶感。對于病情較輕者,可通過食療的方法來改善自身的病癥。每天不少于2000ml,適量供給食鹽,以補充丟失的鈉鉀氯化物等,幫助患者康復。
1、飲食上要遠三白(糖,鹽,豬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
2、平時要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A、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B2的食品。
3、補充足夠維生素,宜供給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
4、足夠脂肪,除供給能量外,還可以提供充足的必需脂肪酸。
5、高碳水化物,要供給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每天350-500g,以利腦細胞代謝。
6、攝入水份應充足,每天不少于2000ml,適量供給食鹽,以補充丟失的鈉鉀氯化物等。
7、有意識地多選用保護眼睛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腎,胡蘿卜,菠菜,小米,大白菜,番茄,黃花菜,空心菜,枸杞。
8、熱能供給。病人發(fā)病初期食欲差,給予流質飲食,隨病情改善改為高熱量飲食、軟食直至普食。
9、高蛋白質。由開始的50-60g逐漸增至100-120g,以生理價值高、并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jié){、蛋類為好。昏迷時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混流或勻漿膳。
10、多吃果實食品。中醫(yī)認為急性脊髓炎是由腎虛引起筋骨、肌肉、關節(jié)的病損,而果實食品對筋骨、經絡、風濕痹痛或腰膝無力極為有用。
查看更多關于脊髓炎飲食的10條原則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