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患者的飲食要求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脊髓炎是指由病毒、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寄生蟲、原蟲、支原體等生物原性感染,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質或白質的炎性病變,以病變水平以下肢體癱瘓、感覺障礙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其臨床特征。
脊髓炎患者的飲食習慣有什么要求具體如下:
1、補充足夠維生素,宜供給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
2、足夠脂肪,除供給能量外,還可以提供充足的必需脂肪酸。
3、高碳水化物,要供給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每天350-500g,以利腦細胞代謝。
4、攝入水份應充足,每天不少于2000ml,適量供給食鹽,以補充丟失的鈉鉀氯化物等。
5、熱能供給:病人發病初期食欲差,給予流質飲食,隨病情改善改為高熱量飲食、軟食直至普食。
6、高蛋白質:由開始的50-60g逐漸增至100-120g,以生理價值高、并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漿、蛋類為好。
脊髓炎以陰虛火旺者多,故脊髓炎的飲食應忌辛辣燥熱之品,少食油膩,多食清淡之品。患者要戒怒戒躁,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情舒暢,以防肝火傷目。對癱瘓患者應予按摩及被動運動,緩解期應堅持鍛煉,先在床上練習,逐漸下地活動,以爭取癱瘓肢體功能的最大程度恢復。
在脊髓炎的飲食要求應選用含粗纖維和肌纖維少的食物,如大米,面食,蔬菜,肉類,蛋類,魚,但忌油煎建議切成碎末,長期軟食者應注意補充維生素C。補充些蔬菜水果,多喝水很有必要的,進行戶外運動,增加抵抗力。另外昏迷時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混流或勻漿膳。
查看更多關于脊髓炎患者的飲食要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