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瘙癢患者宜吃什么食物
時間:2015-02-10來源:求醫(yī)網(wǎng)
造成冬季皮膚瘙癢的原因主要是皮膚受寒冷的影響而分泌的皮脂減少,致皮膚干燥;飲食過精過細,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經(jīng)常嗜食辛溫燥熱的食物如辣椒、大蒜、蔥、胡椒、芥末、腌臘制品等也會引起皮膚瘙癢。既然吃可以導(dǎo)致皮膚瘙癢的發(fā)生,也可用吃的方法治療皮膚瘙癢,以下是皮膚瘙癢患者可吃的食物介紹:
1、泥鰍煲紅棗:泥鰍30~50g,紅棗20g,食鹽少許。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25分鐘,加入鹽、味精即成。服用宜每天1劑,連服10劑。泥鰍性味甘平,入脾、肝、腎三經(jīng)能補中益氣,強精補血,與紅棗共奏養(yǎng)血潤燥之功效,
2、穿山甲煲:穿山甲肉100g,生姜5片,食鹽少許。穿山甲肉切碎,放鍋內(nèi),加生姜、清水適量,慢火煎煮,至熟透加食鹽調(diào)味,服食。3~5天服1次。此藥膳中,主要取穿山甲走竄之性以開血凝,散血聚,兼有滋陰的作用,達到養(yǎng)血熄風(fēng)的目的,對頑固性皮膚瘙癢可見功。
查看更多關(guān)于皮膚瘙癢患者宜吃什么食物的相關(guān)常識>>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fā)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jié)節(jié)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jié)節(jié)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xù)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fā)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jié)節(jié)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jīng)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