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如何檢查腰椎間盤突出
時間:2015-02-11來源:求醫網
1、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沒有輻射,可以多方位成像(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和斜面),對解剖細節顯示較好,對腰椎間盤突出組織結構的細微病理變化更敏感(如骨髓的浸潤),可以排除神經和脊柱腫瘤等。對于一些落到椎管的髓核組織也不會遺漏。
2、脊髓造影:脊髓造影利用椎管內蛛網膜下腔的空隙,注入造影劑后在X線下攝片,顯示椎管內部結構。目前常用水溶性造影劑,能較清晰地顯示硬膜腔、馬尾神經和神經根鞘,對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可達90%左右,主要X線表現為硬膜囊壓迫征象和神經根鞘壓迫征象。但由于CT和MRI在臨床的廣泛應用,無創傷且診斷率更高,脊髓造影在臨床上的應用已經大大減少,而且由于它副作用較大,甚至可能造成截癱等嚴重情況,目前主張慎重選用。
查看更多關于臨床如何檢查腰椎間盤突出的相關常識>>
- 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方法 |
- 腰椎間盤突出病因 |
- 腰椎間盤突出飲食 |
- 腰椎間盤突出專家 |
- 腰椎間盤突出醫院
- 腰椎間盤突出治療指南 |
- 腰椎間盤突出癥狀 |
- 腰椎間盤突出檢查 |
- 視頻 |
- 腰椎間盤突出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