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關節炎的飲食結構
時間:2015-03-06來源:求醫網
化膿性關節炎的患者首先就是膳食結構要合理建議以清、淡、素、全為主,如主食以米、面調節占每餐全部飲食總量的1/3,副食蔬菜1/3,水果占1/3的措施才能避免葷食易產酸,加重對局部組織負擔與損害,小兒與老年要根據生理特點與要求,要更細心地從飲食上向偏堿性食物加以調節。
其次,患者要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入。正常人的血液呈弱堿性,PH值為7.35至7.45之間,在這個范圍內,各組織的生理功能得到正常發揮。食物的酸堿性不是指食物的味道是酸或是甜,而是指食物在體內新陳代謝的最終產物是酸性或是堿性。
再次,患者要注重補鈣,因病人本身長期臥床,限制了戶外活動,陽光照射不足,減少了利用光能轉化為身體所需要的鈣,也因飲食差,從食物中攝取鈣質不足,很易造成鈣的缺乏,如病人長期缺鈣得不到糾正,就會使血鈣自穩系統受損,通過各種機制的作用后,以病患部為主出現“鈣搬家”的異常反應,臨床上一般稱為廢用性脫鈣或骨質疏松。所以飲食中應增加鈣的攝入,以喝豬骨湯為較好。
最后,在飲食中要做到三低:低脂肪、低糖、低鹽。
查看更多關于化膿性關節炎的飲食結構的相關常識>>
- 化膿性關節炎治療方法 |
- 化膿性關節炎病因 |
- 化膿性關節炎飲食 |
- 化膿性關節炎專家 |
- 化膿性關節炎醫院
- 化膿性關節炎治療指南 |
- 化膿性關節炎癥狀 |
- 化膿性關節炎檢查 |
- 視頻 |
- 化膿性關節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