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置換的癥狀有哪些
時間:2015-03-12來源:求醫網
一、人工關節置換術后癥狀
疼痛是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的重要癥狀之一。對術后出現疼痛或疼痛性狀發生改變的病人應首先考慮感染可能。血沉和C-反應蛋白常是判斷一般感染的指標,但血沉屬非特異性指標,很多時候,即使沒有感染存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血沉也可增高,有時持續6-12個月。與血沉相比,C-反應蛋白更具參考價值(正常值小于 10mg/L)。C-反應蛋白值通常在術后第二天達到高峰,6-8周內恢復正常。當C-反應蛋白值大于20mg/L時,提示感染可能。
X線片上可出現假體松動、骨膜炎、局灶性骨溶解及多處骨透亮線等跡象。特別是當有迅速出現的花邊狀周圍骨膜反應或骨溶解,而又沒有明顯的原因諸如嚴重聚乙烯磨損等可以解釋時,應高度懷疑感染。
放射性核素掃描對診斷術后深部感染有一定的幫助。單獨67鎵掃描對感染的診斷價值也是十分有限。有些學者主張采用99m锝和67鎵聯合順序應用、或者111銦標記白細胞掃描辦法,來提高診斷的特異性。
關節穿刺或局部組織培養是診斷感染最直接的依據。對高度懷疑對象,在局麻下,行關節穿刺,穿刺液作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術中組織冰凍切片有助于鑒別假體的感染或者無菌性松動。一般認為如果術中冰凍切片發現有5處或5處以上,一個高倍視野單位下(×40)多形核白細胞數量超過5個,應考慮感染。
查看更多關于人工關節置換的癥狀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 人工關節置換治療方法 |
- 人工關節置換病因 |
- 人工關節置換飲食 |
- 人工關節置換專家 |
- 人工關節置換醫院
- 人工關節置換治療指南 |
- 人工關節置換癥狀 |
- 人工關節置換檢查 |
- 視頻 |
- 人工關節置換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