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蟲病(寄生蟲)
如何預防肺吸蟲病
醉蟹,是江蘇興化的漢族傳統名菜,是一道在江南地區普遍流行的美味佳肴。殊不知,就是這道優秀的菜肴卻會給許多人帶來一種寄生蟲病——肺吸蟲病。由于醉蟹是以活螃蟹為制作原料,加以米酒香料精鹽等醉制而成,人們如果食用了帶有吸蟲囊蚴的活蟹,囊蚴隨之進入人體發育成熟,進而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了解如何預防肺吸蟲病成為關鍵。
預防肺吸蟲病常識:
肺吸蟲病是我國常見的地方性寄生蟲病,過去常認為流行區多在江浙兩廣一帶的衛生條件較差的區域發生,而在北方,尤其是在城市很少發生。近些年來,隨著南方及城鄉交往頻繁,旅游盛行,人們飲食結構變化,城市中不斷有肺吸蟲病出現,且發病率逐年增加,甚至呈現家庭內暴發性發病。
該病可在流行區或到達流行區內,通過生食或半生食石蟹、蜊蛄、沼蝦、紅娘華或飲用生的溪水及食具(刀、砧板)的污染獲得。預防本病的關鍵是切實做到不生食或半生不熟的石蟹、蜊蛄及生水等以預防感染,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便,避免蟲卵隨雨水沖入溪流污染水源。患者一旦得病,應徹底治療。
預防肺吸蟲病的方法:
加強衛生宣教,在流行區必須改變生食、酒醉食或半烤熟吃溪蟹及喇蛄以及飲用溪流生水的習慣。教育群眾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同時加強市場食品衛生的檢疫工作,杜絕感染食物上市,是減少和滅絕肺吸蟲病發生的主要途徑。
應結合臨床癥狀、體征,對某些輔助檢查結果作綜合分析及細致的鑒別診斷,以免造成誤診。徹底治療病人,調查和管理動物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做到不隨地吐痰和隨地大便,防止蟲卵入水,撲滅中間宿主,第一中間宿主川卷螺和擬釘螺分布較局限,可繁殖鯰魚或飼養家鴨吞吃第一、二中間宿主(溪蟹和喇蛄)。
在肺吸蟲病的疾病診斷時多詢問病人飲食習慣等,雖然為城市居民,無疫區及疫水接觸史,但有些發病人群多為江、浙、滬、廣籍人,詢問其有無食生蟹、醉蟹的習慣,這些都是診斷的依據。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預防肺吸蟲病,生的淡水魚蝦,處理食物時要做到生熟分開,不然囊蚴可通過砧板、菜刀、碗筷等污染食物,同時盡少食用魚生、刺身、風味魚生粥等。
- 友情鏈接:
- 肺吸蟲病地方信息